[发明专利]牢固的MT-MT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9145.4 | 申请日: | 2006-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M·克罗亚克;J·萨顿;M·R·沃尔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特拉托斯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柴毅敏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牢固 mt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构件。本发明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在两套圈之间进行光学连接的构件。
背景技术
配合MT型套圈的连接器是本领域公知的。一种这样的连接器10在图1中示出。连接器10包括套圈12、弹簧22、定位销14、18、定位销保持架16、20以及半壳体24、26。每个半壳体24、26是阴阳同体(hermaphroditic)的。半壳体24、26保持套圈12、弹簧22、定位销14、18以及定位销保持架16、20。套圈12符合MT标准。弹簧22是具有封闭端的盘形压缩弹簧。
当与连接器10相似的另一连接器被引入连接器10时,该另一连接器没有定位销14、18,因为另一连接器的套圈具有接收连接器10的定位销14、18的定位销接收孔以便对齐两连接器。对齐是重要的,这样能在两配合套圈的光纤之间实现光连通。
而且,当两MT型套圈配合时,套圈的配合端13彼此对接。为了两套圈之间持续的光连通,两套圈必须保持彼此连接。由半壳体24、26形成的壳体包括接触套圈12的弹簧22。当连接器10与另一连接器配合时,套圈12压紧弹簧22以便力在每个套圈的配合端13之间传递,这样保持配合端13彼此接触。
当连接器10附装到光纤带形缆线(ribbon cable)时,带形缆线必须在套圈13附装到带形缆线之前螺旋穿过弹簧22。图2是将套圈12装配到光纤带形缆线30的透视图。带形缆线30的一端被引入光电设备36中。带形缆线30的另一端具有准备端接到套圈的多个光纤32。由于套圈12比盘簧22的内径大,带形缆线30螺旋穿过盘簧22的内径,并且这样带形缆线30的多个光纤32与套圈12端接。一旦完成该过程,则定位销14、18、定位销保持架16、20和半壳体24、26就被增加以便完成带形缆线30的端接。
一些光电设备与MT套圈引线连接并预先端接。图3是这种设备的透视图。而且,一些跳接缆线(jumper cable)和与相应MT套圈端接的跳接缆线的每一端预先端接。光电设备36和跳接缆线以无法用于图1所示构件的方式端接,因为套圈12不适合穿过盘簧22的内径。为补救这种设备,带形缆线30被切断来暴露光纤,这样带形缆线30螺旋穿过弹簧22的内径,然后将带形缆线30的光纤与套圈12端接。这种工作中所涉及的劳动量很大。
图1的连接器10的另一缺点是在极度冲击、振动和热环境中,两个配合套圈12的配合端13可能彼此失去接触。在冲击和振动环境中,套圈12的质量可被加速而产生力。如果该力足够大,套圈12将进一步压缩弹簧22,由此使套圈12远离另一套圈运动。这种接触的失去导致两套圈之间光连通的损失。在极度热环境中,由于制造以下各个所列零部件的材料的相应热膨胀系数值不同,半壳体24、26、套圈12和弹簧22可相对彼此伸长或收缩。如果零件相对彼此伸长或收缩太多,弹簧22将失去它的压缩载荷。一旦压缩载荷失去,套圈12的配合端13将彼此失去接触。如果套圈12的配合端13彼此失去接触,则套圈失去彼此的光连通。光连通的损失是不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其能连接引线光电设备(pig tailedoptoelectronic device)或跳接缆线,所述引线光电设备或跳接缆线已经使其相应带形缆线的端部端接到套圈。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其防止在极度冲击、振荡和热条件期间套圈的配合面与另一套圈配合面松开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形式中,该设备包括具有凹槽和悬臂弹簧的壳体。凹槽容纳套圈。当力作用在套圈的配合端时,悬臂弹簧反作用该力。
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设备包括套圈、壳体和保持架。套圈具有配合端。壳体具有第一悬臂弹簧、第二悬臂弹簧和用于容纳套圈的凹 槽。保持架置于套圈和第一及第二悬臂弹簧之间。当力作用在套圈配合端时,第一和第二悬臂弹簧反作用该力。
在本发明又一形式中,设备包括第一套圈、第二套圈、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第一套圈具有第一配合端,且第二套圈具有第二配合端。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悬臂弹簧、第二悬臂弹簧和用于容纳第一套圈的第一凹槽。第二壳体具有第三悬臂弹簧、第四悬臂弹簧和用于容纳第二套圈的第二凹槽。第一保持架置于第一套圈与第一及第二悬臂弹簧之间。第二保持架置于第二套圈与第三及第四悬臂弹簧之间。在连接状态中,第一套圈的第一配合端接触第二套圈的第二配合端以便第一套圈与第二套圈光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特拉托斯国际公司,未经斯特拉托斯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9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字体广告灯箱结构
- 下一篇:车轮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