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来自水稻的启动子序列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48697.3 申请日: 2006-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1346061A 公开(公告)日: 2009-01-14
发明(设计)人: 艾伦·G·戈德;玛丽·迪堡;阿莎克·K·施瓦特 申请(专利权)人: 阿凯迪亚生物科学公司
主分类号: A01H1/00 分类号: A01H1/00;A01H5/00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来自 水稻 启动子 序列 及其 应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来自水稻的启动子序列,这个启动子序列的应用方法和 含有这个启动子序列的植物。

背景技术

农作物具有对无机氮肥料的依赖性,无机氮主要是以硝酸盐,铵盐的 形式存在。每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85~90MMt含氮肥料加入到土壤中。 这个数量一直在上涨,1930年为1.3MMt,1960年为10.2MMt。到2050年, 预计会增加到240MMt(Tilman et al.,1999,Proc.Nat.Acad.Sci.USA. 96:5995-6000).估计约有利用的氮50%到70%从植物的土壤中流失。 因为NO3-是可溶的,而且不能在土壤基质中保留,过剩的NO3-经水浸出 后可由微生物利用。

改善农作物氮利用率是很重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商品肥料的应 用说明了其中主要消耗与高产农作物的生产有关。第二,减少氮肥料在生 态系统中的流失对环境有益处。对环境影响包括土壤质量的恶化,污染和 卫生公害。

丙氨酸是植物中一个很普遍的氨基酸。丙氨酸由可逆反应中来自丙酮 酸盐和谷氨酸盐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合成的,如图1所示。丙氨酸是 一种可以在其它特定环境条件下增加的氨基酸,如在干旱和缺氧的情况下 (Muench and Good,1994,Plant Mol.Biol.24:417-427;Vanlerberge et al.,1993,Plant Physiol.95:655-658)。丙氨酸浓度在厌氧状态下的根 组织部分大量的增加。例如,在厌氧状态下24h后,丙氨酸浓度在大麦根 部增加了20倍。在稷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是经光照诱导,植物由缺 氮状态恢复(Son et al.,1992,Arch.Biochem.Biophys.289:262-266). Vanlerberge等人(1993)指出在缺氮厌氧的藻类中,以氨水形式添加的氮 有93%的N15标记直接并入丙氨酸中。因此,丙氨酸是植物应激反应中一 个重要的氨基酸。

US 6,084,153指出了芸苔植物根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诱导作用,产 生了氮的有效表现型。

WO 01/55433指出了芸苔细胞组织膨胀基因-26(btg26)的应用。细胞 组织膨胀基因-26蛋白最近被命名为遗蛋白。(Tang et al.,2002,FEBS Lett.516(1-3):183-186).油菜由含有可操作连接btg26启动子的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的构造转化。转基因植物在根组织具有隆起的现象。

US2005/0044585显示出启动子LeAMT1,LeNRT1,GmNRT2,KDC1,PHT1, GOGAT,OsRAB5和ALF5的应用,这些启动子的基因表达具有对根的专一 性,该表达为编码氮利用蛋白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基因表达。

水稻中氮利用率的增加在技术中是期望得到的。2006年,世界范围的 种植水稻的栽培面积为151,730,000公顷,氮消耗估计为11,963MMt。因 此,水稻中氮利用率的改进不仅仅减少植物生产的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氮 肥料对于环境的有害影响,包括由过量氮流失引起的大量藻类的死亡和分 解,导致世界上海洋死区的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来自于水稻的启动子序列,该启动子序列的 应用方法和含有这些启动子序列的植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水稻被修饰来 表达靶基因或采用可操作连接到编码区的一个启动子序列的目的编码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也提供了增加生物量和种子量的水稻植物的生 产方法。通过增加生物量和种子量,获得的水稻对环境有益处,可以维持 一个可观的产量,同时减少了对高浓度氮的需求。

离体的的水稻遗蛋白(OsAnt1)启动子序列包含有SEQ ID NO:1和它 的活性片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基因构造,这个基因构造含有一个OsAnt1启动子 序列,这个启动子序列含有SEQ ID NO:和编码靶蛋白的可操作连接目的编 码区的活性片段。这个靶蛋白可以是氮利用蛋白,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凯迪亚生物科学公司,未经阿凯迪亚生物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