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倍率可变光学系统和摄像透镜装置以及数字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7502.3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松坂庆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63 | 分类号: | G02B15/163;G02B13/18;G02B15/16;G02B15/167;H04N5/225;H04N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率 可变 光学系统 摄像 透镜 装置 以及 数字 设备 | ||
1.一种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含具有负光功率的第1透镜群和具有正光功率的第2透镜群,并且从广角端往望远端改变放大率时,所述第1透镜群与所述第2透镜群的间隔变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构成为包含至少1片负透镜和至少1片正透镜,所述第2透镜群包含小于等于3片的透镜,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2)、(3),
0.5<D1/fw<0.8 ……(1)
0.7<f2/fw<2.0 ……(2)
|ΔZ1pi/d1pi|<0.2 ……(3)
其中,D1:所述第1透镜群的透镜最前面至所述第1透镜群的透镜最后面的光轴上的厚度
fw:广角端的全光学系统的合成焦距
f2:所述第2透镜群的合成焦距
ΔZ1pi: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像侧面中,以面顶点为基准的最大有效半径上的凹陷量
d1pi: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
所述第1透镜群内位于最靠近物体侧的负透镜满足下面的条件式(5),
1<T1e/T1c<4 ……(5)
其中,T1e:所述负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厚度最大值
T1c:所述负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群的像侧具有含正光功率的第3透镜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仅包含所述第1~第3透镜群这3个透镜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像侧配置摄像元件的情况下,满足下面的条件式(6),
Lb/fw<1.5 ……(6)
其中,Lb:望远端中,位于最靠近像侧的具有功率的透镜面的面顶点至所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所述距离表示在空气中换算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广角端往望远端改变放大率时,将所述第3透镜群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含1片负透镜和1片正透镜,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式(7),
0.2<|f1n/f1p|<0.5 ……(7)
其中,f1p: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焦距
f1n: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的焦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含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式(8),
0.7<|f2n/f2p|<1.8 ……(8)
其中,f2p:所述第2透镜群内的正透镜的焦距
f2n:所述第2透镜群内的负透镜的焦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含双凹透镜或往物体侧凸的负弯月透镜和往物体侧凸的正弯月透镜这2片透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群满足下面的条件式(9)、(10),
N1p>1.7 ……(9)
|v1p-v1n|>20 ……(10)
其中,N1p: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透镜的折射率
v1p: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正弯月透镜的阿贝数
v1n:所述第1透镜群内的负透镜的阿贝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群从物体侧开始,依次包含双凸透镜和将深凹面朝向像侧的双凹透镜或负弯月透镜这2片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5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照强度显示装置及光电转换系统
- 下一篇:高效全发散微泡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