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4863.2 | 申请日: | 200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裕人;垣花大;井部将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B01D53/86;B01D53/94;F01N3/1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净化排气气体的催化剂等排气净化机构的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净化稀薄燃烧型内燃机的排气气体中所含氮氧化物(NOx)的NOx催化剂正在实用化。NOx催化剂例如为吸留还原型NOx催化剂时,以例如氧化铝作为载体,担载钡(Ba)等碱土类和铂(Pt)之类的贵金属,排气气体中的NOx以硝酸盐[Ba(NO3)2]的形式被NOx催化剂吸留。于是,NOx催化剂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内燃机以稀薄空燃比运转中时吸留其排气气体中的NOx,另一方面,在内燃机以排气空燃比在理论空燃比以下的浓空燃比运转时,放出所吸留的NOx并使之还原。
但是,由于燃料和内燃机的润滑油内含有硫(S),因此在排气气体中也含有硫。因此,NOx催化剂会将排气气体中的硫成分以BaSO4等硫酸盐的形式吸留并因而具有被硫成分中毒(S中毒)的性质。由于NOx催化剂吸留的硫酸盐与硝酸盐相比稳定性高,因此即使使排气空燃比变为燃料富余,也不会从NOx催化剂排出,并逐渐蓄积于NOx催化剂中。并且,当NOx催化剂内的硫酸盐含量增大后,会有NOx催化剂能够吸留的NOx量逐渐下降、NOx催化剂的NOx吸留能力下降的问题。
关于防止所述NOx催化剂的S中毒,例如在特开2000-145436号公报中公开了在NOx吸收剂的上游侧通过SOx吸收剂吸收排气气体中的SOx的装置。由此,排气气体中的SOx在到达NOx吸收剂前被SOx吸收剂吸收,抑制了NOx吸收剂的S中毒。
但是,在该特开2000-145436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存在SOx吸收剂在低温时的SOx吸收能力不充分,低温时SOx原样通过SOx吸收剂而被NOx吸收剂吸收的问题。此外,还存在SOx吸收剂的SOx吸收能经时下降比较显著,难以长期维持充分的SOx吸收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问题而被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催化剂等排气净化机构的上游侧吸收排气气体中的SOx时,即使在低温时也能充分发挥SOx吸收能,并且能够抑制SOx吸收能的下降的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的一个方式是,具有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道中、净化从燃烧室排出的排气气体的排气净化机构;设置于在该排气净化机构上游侧位置的所述排气通道中、吸收排气气体中的SOx的SOx捕集催化剂;能够向位于该SOx捕集催化剂上游侧位置的所述排气通道中供给臭氧的臭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净化机构以比所述SOx捕集催化剂高的净化率净化排气气体中的HC、CO、NOx中的至少任一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式,能够在排气气体中含有的SOx到达排气净化机构之前用SOx捕集催化剂将其吸收,从而能够防止排气净化机构硫中毒。特别是通过供给到在SOx捕集催化剂上游侧的位置的作为强氧化性气体的臭氧,能够氧化排气气体中的SOx,使之变成易于被吸收的状态。这样,即使在低温时也能够通过SOx捕集催化剂吸收SOx。
应予说明,“净化”排气气体也包括吸收、吸附或吸留排气气体中的特定成分。
这里,所述SOx捕集催化剂优选包含碱金属元素、碱土类金属元素或稀土类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低功率发射模式的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电动增力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