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用离子电渗器械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44453.8 申请日: 200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1389376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8
发明(设计)人: P·罗伊 申请(专利权)人: 眼门药品公司
主分类号: A61N1/30 分类号: A61N1/3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段晓玲;李连涛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法国;F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离子 器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过离子电渗法递送药剂到眼组织。

眼用离子电渗通常在于施加电场到活性物质上以便引导它们(一旦 电离之后)到达确定的靶向眼组织。为此目的,第一电极,也即所谓的 “活性”电极,将电场施加到置于眼睛附近的含有活性物质(active principle)的电导介质上,第二电极也即所谓的“被动”电极,充当返回 电极,使得电路可以通过病人身体循环。

离子电渗技术因而是非侵入性技术,其克服了先前的将物质递送到 眼睛的技术的缺点,所述将物质递送到眼睛的先前技术比如:眼药水局 部递送(在大多数治疗应用中效率低)、在眼睛周围注射(导致外伤、 存在感染风险、出血、白内障、视网膜脱落、快速稀释)、置于眼睛表 面上药剂储器形式的嵌入体——比如眼镜或者结膜囊(需要长期的眼睛 容忍性、有排斥的风险、病人耐受性)、眼内植入体(需要手术、治疗 昂贵、需要定期替换、一旦植入后没有使治疗作用减弱或者加速的可能 性)。

背景技术

US3122137描述了施加在眼眶而不是眼睛表面上的离子电渗施加 器,其结合了电源。它没有提及保持眼睛张开的手段,相信由于器械定 位缺乏精度,所以大部分的产品也被递送进了全身循环。

在US5522864和US6101411中描述的离子电渗器械具有相同缺点。

US4564016公开了具有小施加表面(直径1mm)的器械,施加在巩 膜上,对于“病灶离子电渗”而言可以具有非常高的电流密度(50- 2000mA/cm2)。这些数值对于涉及的组织而言应该是有毒性的,这一点 在Maurice在Ophthalmology(1986年1月,卷93,第1期)上的题为 “Iontophoresis of fluorescing into the posterior segment of the rabbit eye” 中得到了证实。

最后,US6154671公开了用于通过离子电渗将各种活性物质安全精 确地递送的器械的原理,并回答了眼科学中大多数的离子电渗问题。

最近,US6319240提出了对以前方法的改进,在眼皮下面在巩膜上 施加密封的储器(在施加面上具有半透性膜)。该器械的半透性膜理应 对由于器械的厚度有限和表面小而可能在电极和眼睛表面之间出现的 起弧效应(arcing effect)有限制。

US6442423描述了一种器械,其中制品浇注在凝胶中并施加在角膜 上。

所有前述器械用于递送物质通过角膜或者巩膜,以便到达某些预定 组织。

然后,仍然需要提高通过离子电渗实施的一些疗法的效率和减少施 加时间。

例如,通过离子电渗治疗青光眼的疗法需要改善。

青光眼特征在于眼内压升高(IOP,也称作眼压过高)。

青光眼分为“开角青光眼”或者“闭角青光眼”,前置是由于水性体液 通过小梁网的渗透性下降,后者是源自虹膜向前移动导致前房角被阻塞 或者是天生的。

青光眼的天生形式很少对疗法(therapy)有反应,更通常通过外科 手术来治疗,但是不通过离子电渗方法。

已知升高的IOP可以通过给药来至少部分受控,所述药物或者减少 眼睛内水性体液的产生,比如β-阻滞剂或者碳酸酐酶抑制剂,或者增加 水性体液从眼睛向外的流出,比如缩瞳剂或者类交感神经药物。

这些药物方法或者通过抑制睫状体产生水性体液,或者通过促进小 梁的或者色素层巩膜的水性体液外流,来帮助使IOP恢复到正常血压状 态。

为此,大多数药物经局部给药(眼药水)以避免相关的全身效应。

虽然用于降低IOP的各种药物治疗是青光眼病人易得的,但是这些 治疗或者受限于效率或者受限于副效应。

另外,先前的离子电渗器械并不是针对治疗青光眼设置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眼用离子电渗器械,它增加了递送到眼内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改善了例如对青光眼的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提供如下离子电渗器械实现了第一目的: 所述离子电渗器械经设置以通过媒介物和/或通过提高离子化药剂的引 导来限制药剂吸收的风险,从而降低药物在到达靶向组织之前的损失, 由此更充分地治疗眼内组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递送相同量活性物质的同时减少给药确定 量物质所需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眼门药品公司,未经眼门药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