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间隙的操作机构的机电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3500.7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C·贝尔-韦尔特;M·布伦德尔;L·埃梅尔;S·普费弗;H·波威莱特;M·里戈思;M·沃格斯;H·朱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21 | 分类号: | F16D65/2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间隙 操作 机构 机电 制动器 | ||
1.尤其用于汽车的机电式制动器(10),所述制动器具有电动的执行机构(18)和布置在摩擦元件(21)和电动的执行机构(18)之间的具有楔形装置(11)的自行增力装置,所述执行机构产生操作力并且作用到至少一个摩擦元件(21)上,从而将所述摩擦元件朝制动器的有待制动的部件(22)挤压用于引起摩擦力,所述自行增力装置引起由电动的执行机构产生的操作力的自行增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机构(18)只具有一个唯一的电动机(24)并且通过具有可旋转支承的位置固定的螺母和不可旋转的通过螺母的旋转可轴向来回运动的主轴的主轴/螺母装置(30)输出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的操作力,
-所述螺母沿轴向相对于主轴预紧地安置在主轴上,以及
-主轴的来回运动借助于传递元件传递到楔形装置(11)上,所述传递元件一方面无间隙地与主轴连接并且另一方面无间隙地与楔形装置(11)连接。
2.尤其用于汽车的机电式制动器(10),所述制动器具有电动的执行机构(18)和布置在摩擦元件(21)和电动的执行机构(18)之间的具有楔形装置(11)的自行增力装置,所述执行机构产生操作力并且作用到至少一个摩擦元件(21)上,从而将所述摩擦元件朝制动器的有待制动的部件(22)挤压用于引起摩擦力,所述自行增力装置引起由电动的执行机构产生的操作力的自行增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机构(18)只具有一个唯一的电动机(24)并且通过具有可旋转支承的位置固定的主轴(26)和不可旋转的通过主轴的旋转可在主轴上轴向来回运动的螺母(28)的主轴/螺母装置(30)输出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的操作力,
-借助于轴向预紧的轴承(36,38)实现主轴(26)的可旋转的支承,
-所述螺母(28)沿轴向相对于主轴预紧地安置在主轴(26)上,以及
-螺母(28)的来回运动借助于传递元件传递到楔形装置(11)上,所述传递元件一方面无间隙地与螺母(28)连接并且另一方面无间隙地与楔形装置(11)连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可旋转支承主轴(26)的轴向预紧的轴承(36,38)是径向推力球轴承。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6)支承在固定/浮动轴承装置中。
5.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8)包括两个轴向相互夹紧的螺母元件(40,42)。
6.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是可回转地铰接在主轴或者螺母(28)和楔形装置(11)上的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的支承部位无间隙地进行预紧。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的支承部位构造成多边形轮廓。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的支承部位构造成固体活节。
9.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6)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楔形装置(11)的楔形斜面延伸。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斜面是负责向前行驶中制动的楔形斜面。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4)构造成马达/传动装置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5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活生物材料的生存力和胁迫耐性
- 下一篇:带电磁铁的车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