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用饲料添加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43368.X | 申请日: | 2006-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门田明彦;铃木源士;伊藤真治;杉本康明;望月正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65;A61K36/06;A61P31/04;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文洁;李平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具生产酸性酶能力的曲霉属菌的动物用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家畜或宠物(以下称为动物)等的饲料虽然进行了粉碎等加工,但通常并不进行加热处理等,因此有消化吸收率低、饲料效率差的问题。另外,最近,已知作为人类疾病的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氏病等炎症性肠道障碍在动物中也有报道,引起痢疾等症状。已知上述炎症性肠道疾病使饲料吸收低下或妨碍健康的健康育肥。引起动物肠道感染症的病原菌已知有病原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细菌、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弯曲杆菌属细菌等。上述病原菌异常繁殖,则生产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在肠道黏膜上引起障碍,引起稀便或严重的痢疾等。另外,球虫(コクシジウム)是寄生于鸡、猪、牛等的肠道内的原生动物(原虫),感染后引起痢疾、食欲不振等。预防/治疗上述炎症性肠道疾病是使用抗生素,但会出现抗药性菌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改善肠内菌群平衡、抑制肠内病原菌的增殖,使用益生菌的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但是,乳酸菌或双歧杆菌大多在0.3%脱氧胆酸的浓度下死亡,或在pH4或以下死亡,除了总称为大肠菌群的细菌之外,胆汁酸中,在对于微生物具有强的抗菌性的脱氧胆酸存在下无法生存的菌种还有很多。因此,人们需求在动物的消化道内不会死亡、给宿主带来有利效果的菌种。
另一方面,有报道指出:在动物用饲料的加工阶段,用酶或者产酶菌进行处理、进行一定程度的分解,由此可以减轻动物的胃肠负担,该技术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或改善(专利文献3)。还已知有使用曲霉使鱼粉在低水分下发酵,获得高浓度含有蛋白酶、脂酶等的鱼用鱼粉发酵饲料的方法(专利文献4)。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在提高饲料中的水分含量进行饲料成分分解后,需要进行干燥、然后制成成品这样繁杂的步骤。并且,为成分分解而提高水分含量的饲料有容易产生腐败菌或霉菌等、难以保持品质的问题。
有人报道了通过将曲霉的孢子口服给予动物,使动物的粪便改质的方法,但是对于抑制在动物的肠内引起炎症等的有毒细菌的增殖、促进体重增加的用途并未进行研究,以在曲霉中生产酸性酶的形式给予动物也属未知(专利文献5)。
还有人报道在甲壳类的甲壳粉碎物中加入发酵营养源并混合,向其中接种曲霉属菌,使壳多糖或脱乙酰壳多糖分解,获得发酵物,给予动物(专利文献6)。该方法对动物的生长促进效果已得到部分确认,但对于其抑制动物肠内病原菌的增殖、预防并治疗肠道感染症并未进行研究,上述效果并未得到确认。
另一方面,有报道指出酱油曲霉、塔木里氏曲霉、米曲霉生产曲酸(非专利文献1)。还报道,曲酸对于气杆菌属(Aero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布鲁氏菌属(Brucella)、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双球菌属(Diplococcus)、埃伯泽氏菌属(Eberthella)、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微球菌属(Micrococcus)、奈色氏球菌属(Neisseri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变形菌属(Prote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八叠球菌属(Sarcina)、志贺氏菌属(Shigella)、沙雷氏菌属(Serratia)、螺菌属(Spirill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弧菌属(Vibrio)具有抗菌活性(非专利文献2)。但是,给予了曲酸的小鼠中可见肝细胞肿瘤的发生,在大鼠中也显示曲酸的肝发癌性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是否有遗传毒性也未明确,无法否定具有遗传毒性的可能性。即,对于饲料中含有曲酸必须小心。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7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3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41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平6-319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17167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23846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双边切割收卷机
- 下一篇:数控箱型梁组焊一体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