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板制造方法、蜂窝板、由钢板带构成的蜂窝板元件生产方法及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41788.4 | 申请日: | 200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T·科尔德林;J·兰蒂武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佩克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7/00 | 分类号: | B21D47/00;B21D43/00;B32B3/12;E04C2/36;E04C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会卿 |
| 地址: | 芬兰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制造 方法 钢板 构成 元件 生产 生产线 | ||
1.一种制造蜂窝板(1)的方法,第一表面板(2)和第二表面板(3)及第一表面板(2)和第二表面板(3)之间的芯结构(4,4’)形成于该蜂窝板中,其中,所述蜂窝板通过将多个由板状材料构成的分离的型材彼此固定来制造,所述型材为:
基本为平面的第一表面突出部(6,6’),
基本为平面的第二表面突出部(6”,6”’),
芯(4,4’),其布置成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突出部彼此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型材彼此固定从而使得
所述第一表面突出部(6,6’)并排固定,并且因而形成所述蜂窝板的第一表面板(2),
所述第二表面突出部(6”,6”’)并排固定,并且因而形成所述蜂窝板的第二表面板(3),并且
芯(4,4’)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突出部(6,6’,6”,6”’),并且因而形成所述蜂窝板的芯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表面突出部和芯中形成彼此适配的固定弯折,由此待并排设置的所述型材通过将所述固定弯折彼此抵靠放置来固定,
在彼此抵靠设置的所述固定弯折处通过机器接合将相邻的型材彼此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型材通过机器接合彼此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型材通过胶合、铆接、螺纹连接或焊接彼此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由适当尺寸的基本为平面的薄金属板制成,从而在所述薄金属板中形成边缘、凹部或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细长的增强异型通过冷成形形成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表面突出部中、芯中或它们全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的增强异型通过辊轧成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型材通过下述一种或多种方法在彼此抵靠设置的固定弯折处彼此固定:
胶合,
铆接,
螺纹连接,
焊接。
8.一种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本平行的表面板(2,3)和所述板之间的芯结构(4,4’)的蜂窝板(1),其中,所述蜂窝板包括多个彼此固定的由板状材料构成的型材,其中所述型材为
基本上为平面的第一表面突出部(6,6’),
基本为平面的第二表面突出部(6”,6”’),
芯(4,4’),其布置成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突出部彼此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型材彼此固定,以便使得在相邻的型材中,
所述第一表面突出部(6,6’)并排放置,并且形成所述蜂窝板的第一表面板(2),
所述第二表面突出部(6”,6”’)并排放置,并且形成所述蜂窝板的第二表面板(3),并且
所述型材芯(4,4’)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板(2,3),并且形成所述蜂窝板的芯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表面突出部和芯中形成彼此适配的固定弯折,由此待并排设置的所述型材通过将所述固定弯折彼此抵靠放置来固定,
在彼此抵靠设置的所述固定弯折处通过机器接合将相邻的型材彼此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型材通过胶合、铆接、螺纹连接或焊接彼此固定。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单独的型材由适当尺寸的单个平面薄金属板形成,从而在所述薄金属板中形成边缘、凹部或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型材通过一种或多种下述固定构件在彼此抵靠设置的固定弯折处彼此固定:
胶,
铆接件,
螺纹连接件,
焊缝。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突出部基本平行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突出部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式或基本上互为镜像。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成形为具有之字形或波纹形的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佩克斯有限公司,未经施佩克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17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