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联接光学波导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1179.9 | 申请日: | 200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S·劳里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ADC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胜军;蔡洪贵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接 光学 波导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包括用于接收接线盒(5;23)的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接线盒(5;23)以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可移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并且接线盒(5;23)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联接元件的固定元件(38),至少一个光纤(8)和至少一个另外光纤(9)可在该联接元件处被连接起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形成来用于仅接收一个接线盒(5;23)并且包括两个导向装置(30、31),所述导向装置(30、31)使得至少一个光纤(8)和至少一个另外光纤(9)能被导入所述一个接线盒(5;23),所述两个导向装置(30、31)允许所述至少一个光纤(8)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光纤(9)沿不同的方向进入接收元件(4;22),并且,每个导向装置(30、31)包括开口(32、33),所述开口(32、33)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的不同侧面(34,3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30、31)形成为具有分别平行的侧壁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包括间隙(39)和导向元件(42),所述间隙(39)相对于由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中的导向装置(30、31)所限定的导向方向横向地穿过接收元件(4;22),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能与又一接收元件(4a;22a)一起布置,它们在所有情况下同样地包括间隙(39)和导向元件(42)并且能分别地连接至又一接线盒(5;23),以便以下述方式形成模块(3),即,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和又一接收元件(4a;22a)的间隙(39)形成导向通道(13;40),并且在导向通道(13;40)中被导向的至少一个又一光纤(12)能由导向元件(42)引入至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的所述一个接线盒(5;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在导向通道(13;40)中沿着与所述至少一个又一光纤(12)在导向通道中的导向方向相反的导向方向被导向的至少一个另外光纤能被引入至所述一个接线盒(5;2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以板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能利用至少一个锁合连接件(24)以形状锁合方式连接至至少一个又一接收元件(4a;22a)。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和所述又一接收元件(4a;22a)同样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间隙(39)几乎完全地封闭,并且一侧上包括柔性可打开的壁(41)。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接线盒(5;23)以可拆卸和/或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接线盒(5;23)由形状锁合方式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接线盒(5;23)由扣合连接件(26)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元件(4;22),在连接状态,所述一个接线盒(5;23)能绕着所述扣合连接件(26)枢转。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联接光纤(8,9,12)的装置(2;20),其特征在于:模块(3)是用于通信技术中的分配装置(1)的一个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DC有限公司,未经ADC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11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