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过滤装置、喷淋装置以及水化包形式的双级超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40762.8 | 申请日: | 2006-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G·R·科林斯;J·萨默顿;N·巴尔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弗茹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3/06;B01D35/143;B01D61/00;B01D6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过滤 装置 喷淋 以及 水化 形式 超滤 | ||
1.一种手持双级过滤滤筒,包括:
包含壳体的滤筒,该壳体具有包含第一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一杀菌级和包含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二杀菌级,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包括流体入口、流体出口以及将该壳体分成第一杀菌级和第二杀菌级的部件,流体入口仅与第一杀菌级流体连通,而流体出口仅与第二杀菌级流体连通,其中,第一和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在壳体的第二端密封,从而使进入流体入口的流体在通过流体出口排出之前在第一半渗透过滤元件的内腔段内流动,然后被引导横穿第一半渗透过滤元件进行过滤,随后被引导横穿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再次进行过滤,并且流入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内腔段;以及
泵机构,用于将流体泵送入第一杀菌级并使流体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级,以便从流体出口排出二次过滤流体,
其中,所述泵机构包括活塞泵,该活塞泵可操作以在将源中的流体排出到第一杀菌级之前将该流体抽吸到活塞泵的保持室,并且所述泵机构结合在所述壳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壳体的第一端包括位于集管端壁与第一和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一端之间的内集管空间,该内集管空间包括将内集管空间分成第一内集管空间和第二内集管空间的内壁,流体入口仅与第一内集管空间流体连通,而流体出口仅与第二内集管空间流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内集管空间彼此同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封装化合物,所述第一封装化合物允许第一内集管空间与第一半渗透过滤元件之间以及第二内集管空间与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之间流体连通;以及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封装化合物,用于密封第一和第二半渗透过滤元件的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流体进入第一级并在壳体的同一端从第二级排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源中的流体通过第一导管输送到保持室,并通过第二导管从保持室排出到仅与第一杀菌级流体连通的第一内集管空间,所述第一导管具有与之关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导管具有与之关联的第二单向阀,使得当将流体抽吸到保持室内时,第一单向阀打开而第二单向阀关闭,当将流体从保持室排出到第一内集管空间时,第二单向阀打开而第一单向阀关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卷筒机构,用于将第一导管卷绕到与内集管空间隔开的干燥存储隔间内和从该干燥存储隔间内展开,所述内集管空间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在第一段流体被接收并流入第一杀菌级,在第二段流体被从第二杀菌级排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泵机构是手动波纹管型泵机构,该泵机构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并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别展开和缩回到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所述波纹管型泵机构包括帽和波纹管部件,波纹管部件的一端连接到壳体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到帽,从而帽可相对于波纹管部件旋转,波纹管部件中形成有流体保持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级过滤滤筒,其特征在于:源中的流体通过第一导管输送到保持室,并通过第二导管从保持室排出到仅与第一杀菌级流体连通的第一内集管空间,所述第一导管具有与之关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导管具有与之关联的第二单向阀,使得当将流体抽吸到保持室内时,第一单向阀打开而第二单向阀关闭,当将流体从保持室排出到第一内集管空间时,第二单向阀打开而第一单向阀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弗茹斯公司,未经尼弗茹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7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元件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回转轴同轴度的校准方法及其校准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