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热膨胀铸造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8963.4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B·A·威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博陶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8 | 分类号: | C03C6/08;C03C10/04;C03C10/08;C03C10/14;C04B35/03;C04B35/64;C04B35/119;B22D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彩霞;韦欣华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热 膨胀 铸造 介质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低热膨胀系数铸造介质,以及生产该介质的方法和材 料。
铸造介质在金属铸造工业中被用于各种各样铸造过程。在铸造过程 中,熔融金属在铸造介质的存在下被倒入到模制区域中以制造设计形 状、大小和尺寸的铸件。随着熔融金属被倒入到模具中,铸造介质受热 并膨胀。当金属和模具冷却至室温时,金属和模具将收缩。此种冷缩热 胀可导致所得金属铸件内产生缺陷。
可能发生的膨胀程度随铸造介质的类型不同而异。热膨胀系数代表 材料热胀或冷缩的程度。高热膨胀系数介质的使用要求较高程度地付出 零件尺寸设计和添加剂方面的前期工程成本,以尽可能周到地考虑膨胀 的影响。热膨胀系数值较小的铸造介质,在作为熔融金属模具材料使用 时将具有较小膨胀和收缩,因此在最终金属零件中将造成较少缺陷。
石英砂,这种在金属铸造应用中使用得最普遍的介质具有大于10 (10-6英寸每英寸每℃)的热膨胀系数。锆砂,这种在金属铸造应用中 使用得最普遍的特种砂具有约4.2((10-6英寸每英寸每℃)的热膨胀系 数。另一种公知的铸造介质包括合成陶瓷介质,由CARBO陶瓷公司以 商品名市售供应。
高热膨胀性能可限制生产要求高尺寸精度水平的薄壁或非常复杂 零件的能力。高膨胀介质可能要求缓冲介质膨胀的添加剂或高机加工和 清理花费,以校正造成的不良铸造性能。低热膨胀铸造介质可对铸造工 业的好处在于:(1)减少铸造缺陷;(2)减少前期工程花费;(3) 增强薄壁能力;(4)增强生产高复杂性铸件的能力;(5)减少高成本 膨胀缓冲添加剂的使用;或(6)减少费钱、费时的冲洗以及与之相关 的设备和人工的使用。
附图简述
图1是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相图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传统铸造介质和本发明实施方案的铸造介质CTE(热膨 胀系数)以及线型变化百分率随温度而变化的比较。
图3图示了一个铝宝塔轮的断面,它是用本发明烧结丸粒(实施例 4)制造的型芯铸成的,显示出没有焊透(penetration)或毛刺缺陷(veining defect)。
图4图示了一个铝宝塔轮的断面,它是用锆砂制造的型芯铸成的, 显示出几圈轻微焊透缺陷但没有毛刺缺陷。
图5图示了一个铁宝塔轮的断面,它是用具有石墨涂层的、由本发 明实施方案(实施例4)的烧结丸粒制造的型芯铸成的,显示出很少或 没有焊透且没有毛刺缺陷。
图6图示了一个铁宝塔轮的断面,它是用带有锆砂涂层的石英砂制 造的型芯铸成的,显示出几圈轻微焊透缺陷,以及中等到严重毛刺缺陷。
图7图示了一种实施采用流化床的连续方法制备本发明实施方案的 铸造介质用的示例性系统的示意图。
图8图示了一种干燥室的示意图,它提供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形成本 发明描述的铸造介质所用的并流与逆流的组合。
图9图示了一种干燥室的示意图,它提供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形成本 发明描述的铸造介质所用的并流。
发明详述
描述制造低热膨胀系数铸造介质的方法及如此制造的铸造介质。某 些实施方案描述的制造铸造介质的方法包括:由包含氧化镁源、二氧化 硅源和氧化铝源的原料形成基本上圆形和球状生丸粒,以及随后将该生 丸粒烧结形成铸造介质。某些实施方案描述制造铸造介质的方法以及如 此制成的铸造介质,其热膨胀系数,从约100℃到约1100℃,小于石英 砂、锆砂和橄榄石砂至少之一的热膨胀系数。某些其它实施方案描述一 种制造铸造介质的方法及如此制成的铸造介质,其热膨胀系数从约100 ℃到约1100℃,小于约4.0(10-6英寸每英寸每℃)。
某些其它实施方案描述制造铸造介质的方法及如此制成的铸造介 质,其中该铸造介质的热膨胀系数,从约100℃到约1100℃,选自:小 于约15(10-6英寸每英寸每℃)、小于约12(10-6英寸每英寸每℃)、 小于约7(10-6英寸每英寸每℃)、小于约6(10-6英寸每英寸每℃)、 小于约5(10-6英寸每英寸每℃),以及小于约4.0(10-6英寸每英寸每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博陶粒有限公司,未经卡博陶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