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表格驱动交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8805.9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27 | 分类号: | H03M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表格 驱动 交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数字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数 字通信系统中的交织器和去交织器。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中,噪声和干扰使得在传输期间发生比特错误。为了 减少这些比特错误,数字通信系统典型性地使用差错控制编码,该编 码能够检测和/或校正接收器处的比特错误。这些差错控制编码将受控 冗余引入到通过通信信道传输的信息,这可用于在接收器处检测和/ 或校正接收信号中的错误。
卷积编码表示一种由数字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用于进行检测和校 正比特错误的差错控制编码。卷积编码能有效的检测和校正当传输比 特序列中的单独比特被破坏时发生的随机比特错误。随机错误通常是 孤立的并且可能是由通信信道中的噪声引起的。然而,卷积编码易受 突发错误的影响,当接收器接收一连串的相邻或相近分布的错误比特 时突发错误发生。
为了提高错误校正编码(如卷积编码)的突发错误校正能力,数 字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交织器和去交织器。根据已知的交织模式,交织 器将输入数据块中的输入比特位置映射到输出数据块中的相应输出比 特位置。结果,交织器重新排序这些比特以随着时间传播比特。这种 重新排序有效地将长突发错误分散在输出数据块中从而使得突发错误 看起来像是独立随机比特错误。
通信系统通常不是使用查找方法就是使用计算方法来执行交织 和去交织。查找方法利用一个包含有针对每个输入比特预先计算的映 射值的交织表。该交织表中的值把输入数据块中的比特映射到输出数 据块的输出比特位置。结果,交织器和去交织器通过简单的查找操作 来为每个输入比特确定输出比特位置。实施查找方法需要最小的处理 资源,但是需要相对大量的存储器。
计算方法利用一种交织算法来为输入数据块中的每个比特实时 计算输出比特位置,并且可以当映射函数被以闭式形式表示时使用。 虽然计算方法需要少量甚至不需要存储器,但是却需要更多的处理资 源。
通常存储限制对用于数字通信系统的芯片装置的设计的约束要 比可用处理资源限制更大。因此,在这样的系统中,查找方法是不适 当的。然而,因为处理资源比存储资源的耗电量更大、成本更高,在 存储器和处理资源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可以有助于减少用于数字通信 (特别是用于移动式数字通信)的芯片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用于存储交织表的存储器需求,根据本发明的交织器使 用简化的交织表来从输入数据块生成交织的输出数据块。通过将简化 的交织表迭代应用到输入数据块中的比特,交织器生成一个或更多个 等同于使用传统实际大小的交织表生成的输出数据块的输出数据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交织电路包括分组电路和置换电 路。分组电路将每个数据块的比特分组到多个子块中,而置换电路利 用简化的交织表独立置换每个子块中的数据比特来生成置换子块。交 织器也可以包括映射电路,其用于将来自每个置换子块的比特映射到 输出数据块。每个输出数据块中的比特可以包括来自不同输入数据块 的比特。
在一种示范性实施方式中,交织器可以被用于交织全语音信道上 的比特。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分组电路将输入数据块的456个数据比 特分组成8个子块中,其中每个子块包括57个数据比特。置换电路置 利用简化交织表置换每个子块中的比特来生成置换子块。映射电路将 来自头四个置换子块的比特映射到第一个输出数据块中的偶数位置, 并且将来自最后四个置换子块的比特映射到第二输出数据块中的奇数 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其中使用本发明的信道编码器/解码器的移动通信装 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信道编码器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信道解码器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交织器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交织器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交织器的示范性的简化交织表。
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的置换处理的图解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装置和无线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尽管下面 是用单个移动通信装置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 理解本发明可应用于多个移动通信装置,所述多个移动通信装置在无 线网络中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未经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