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真菌和生物调节混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7338.8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M·塞玛尔;D·施特勒贝尔;J·布伦斯;R·施蒂尔;F·维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37/42;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张雪珍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生物 调节 混合物 | ||
本发明涉及以协同有效量包含如下组分的杀真菌和生物调节混合物:
(1)式I的氧唑菌(epoxiconazole)或其盐或加合物:
和
(2)式II的抗倒酯(trinexapac-ethyl):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与化合物II的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和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在制备这种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与化合物II的混合物调节植物生长的方法和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在制备这种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
式I的氧唑菌和它作为作物保护剂的用途描述于EP-B 0 196 038中。
除杀真菌性能外,唑类常常还具有生长调节性能。
式II的抗倒酯和它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描述于EP-A 0 126 713中。
抗倒酯还具有在大量植物品种中对植物病害的抗诱导性能。
就降低施用率和加宽已知化合物活性谱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降低的活性化合物施用总量下,对有害真菌,尤其是具体指出的具有改善活性的混合物。
我们已发现此目的通过开头定义的混合物实现。此外,我们已发现,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或依次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能够比用单独的化合物更好地防治有害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化合物I可用作大量不同活性化合物的增效剂。通过同时联合或分开施用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杀真菌活性以超加性方式提高。
式I的氧唑菌由EP-B 0 196 038中已知:
式II的抗倒酯描述于EP-A 0 126 713中:
由于它的氮原子的碱性性能,化合物I能与无机或有机酸或与金属离子形成盐或加合物。
无机酸的实例为氢卤酸,例如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和碘化氢、硫酸、磷酸和硝酸。
适合的有机酸例如为甲酸、碳酸和链烷酸如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和丙酸,以及羟基乙酸、硫氰酸、乳酸、琥珀酸、柠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酸、烷基磺酸(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的磺酸)、芳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带有1个或2个磺酸基团的芳族基如苯基和萘基)、烷基膦酸(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的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带有1个或2个磷酸基团的芳族基如苯基和萘基),其中烷基或芳基可带有其他取代基,例如对甲苯磺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酰氧基苯甲酸等。
适合的金属离子尤其是第二主族元素的离子,尤其是钙和镁,第三和第四主族元素的离子,尤其是铝、锡和铅,以及1-8过渡族元素的离子,尤其是铬、锰、铁、钴、镍、铜、锌等。特别优选第四周期的过渡族元素的金属离子。金属可以以它们可呈现的各种化合价存在。
化合物I与活性化合物II的混合物或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的化合物I和活性化合物II对尤其选自子囊菌纲(Ascomycetes)、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Peronosporomycetes(又名卵菌纲(Oomycetes))和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的宽范围植物病原性真菌具有极好活性。它们中一些内吸有效并可以在作物保护中作为杀真菌剂用于拌种,用作叶面和土壤杀真菌剂。
它们对在各种栽培植物如香蕉、棉花、蔬菜品种(例如黄瓜、豆类、西红柿和葫芦科植物)、大麦、禾草、燕麦、咖啡、土豆、玉米、水果植物、稻、黑麦、大豆、葡萄藤、小麦、观赏植物、甘蔗以及大量种子中防治大量真菌尤其重要。
它们尤其适于防治如下植物病害:
●蔬菜、油籽油菜、糖用甜菜、水果和稻上的链格孢(Alternaria)属,例如土豆和西红柿上的早疫链格孢(A.solani)或链格孢(A.alternata);
●糖用甜菜和蔬菜上的丝囊霉(Aphanomyces)属;
●禾谷类和蔬菜上的壳二孢属(Ascochyta)属;
●玉米、禾谷类、稻和草坪中的平脐蠕孢(Bipolaris)属和内脐蠕孢(Drechslera)属,例如玉米上的玉蜀黍平脐蠕孢(D.maydis);
●禾谷类上的禾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白粉病);
●草莓、蔬菜、花卉和葡萄藤上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灰霉病),
●莴苣上的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
●玉米、大豆、稻和糖用甜菜上的尾孢(Cercospora)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7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