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病毒相互作用的分层的层状硅酸盐和灭活病毒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36991.2 申请日: 2006-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128308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J·休斯 申请(专利权)人: 安姆科尔国际公司
主分类号: C12N7/04 分类号: C12N7/04;C01B33/40;C09C1/42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津燕
地址: 美国伊***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病毒 相互作用 分层 层状 硅酸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描述了杀灭病毒的分层的层状硅酸盐,其能够与细菌和大多数病毒相互作用,并由此将绝大部分的细菌和大多数病毒灭活,特别是HIV和甲型流感病毒。

背景技术

2004年,感染HIV的人数已上升至最高水平。WHO预计全球有总计39,400,000的HIV携带者,2004年有3,100,000人死于感染(www.unaids.org/wad2004/report.html)。在全世界的HIV感染者中,30%为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感染HIV的妇女,其中女性青少年占50%。尽管避孕是有效的,但HIV的流行性持续传播突显出对新的预防方法的迫切需要(Balzarini,J.2005)。由于杀病毒剂一经接触就能够通过与病毒的蛋白质衣壳或病毒的包膜相结合,快速并且更直接地起效,因此其受到了关注(Al-Jabri,A.A等,2000)。目前,许多HIV杀病毒剂处于研究之中,其中包括利用矿物粘土吸附病毒的物理方法,许多科学家都在尝试和检测这一方法(Quignon,F.等1997;Clark,K.J.,Sarr,A.B.,Grant,P.G.,Phillips,T.D.&Woode,G.N.,1998;Meschke,J.S.&Sobsey,M.D.,2003)。例如,由于膨润土粘土可用于水处理中的微生物过滤,近几十年来对膨润土粘土在吸附病毒中的吸附效果(Sobsey,M.D.和Cromeans,T.,1985;Lipson,S.M.&Stotzky,G.,1985)已经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此外,在过去的世纪里,我们见证了三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是医学界已知的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最大的大流行(Oxford,J.S.,2000)。引起这些大流行的三种病毒株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其与其它两种类型(乙型和丙型)不同,该类型感染多种动物(家禽、猪、马、人和其它哺乳动物)。

甲型流感病毒持续引发全球性经济和医学问题(Hayden,F.G.&Palese,P.,2000),2003年和2004年东南亚禽流感的新近爆发就是其典型的例子。

已经利用多种现有的上市的抗病毒产品(疫苗和治疗)进行了大量工作来控制和预防又一次大流行的发生。上述产品中最受公认的是TAMIFLU(oseltamivir phosphate),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通过防止病毒在人体内扩散来发挥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按照对付流感的新策略,注意开发新药物。随着这类项目的数量增加,研究者已经将重点放在不同的流感靶点上来开发出新型的疫苗和疗法。例如,Fiers,W.等(2004)已经报道了M2e疫苗的效力,该疫苗以变化较少的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为靶点。另一个例子是“OX40疗法”,其减少了伴随流感感染的过量免疫反应,能够加大症状的严重程度(Hussell,T.等(2004))。

本发明描述的分层的层状硅酸盐,如膨润土粘土或蒙脱石粘土,是与活性病毒相互作用的用于灭活病毒的矿物质。根据之前的技术理论,它们吸附/结合病毒的特性是源于它们的负电荷,这种负电荷吸引带正电荷的毒素(包括细菌和病毒)并且与之结合。然而,本发明描述的杀病毒的层状硅酸盐能够结合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病毒分子。在理论上,本发明描述的病毒吸附和/或结合到分层的层状硅酸盐上是按照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的吸附机理实现的:离子络合;静电络合;螯合作用;氢键;离子-偶极;偶极-偶极;范德华力;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层状硅酸盐片层(platelet)表面的内表面上的这种离子键合,例如通过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或者与病毒分子的一个或两个极性末端上的一个或两个原子共用电子的层状硅酸盐的负电荷位点,使得惊人高的比例的病毒分子被灭活。

发明简述

已经发现分层的层状硅酸盐有效地用于吸附和/或结合病毒,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甲型流感病毒,并因此使其灭活。分层的层状硅酸盐与两种截然不同的活体病毒相互作用并使其灭活的能力是最预料不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姆科尔国际公司,未经安姆科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