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射板及面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6858.7 | 申请日: | 2006-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修;森田修幸;增田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B5/02;F21S2/00;G02F1/13357;F21V7/00;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或照明广告牌等的光反射板及使用该光反射板的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或照明广告牌等的面光源装置,有使用具有立体形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光反射板的面光源装置。作为此种光反射板,提出有一种例如在使光反射的泡沫塑料的薄膜或薄板上形成由线状孔眼、刻划线、半切割等构成的直线状的弯折线,并通过沿上述弯折线将该薄膜或薄板折弯而形成山形部的光反射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8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反射板,由于与平板状的光反射板相比可有效控制反射光的指向性,所以,可改善亮度分布。但是,专利文献1的光反射板,在光源的间距狭窄的情况下,会使山形部形状(山峰高度、顶角)的设计自由度减小,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山形部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光反射板中,为了提高平均亮度,需要提高山形部的高度,但若提高山形部的高度,则由于在山形部的山脚部分的反射光被朝向光源反射投影,而不会直接向前面反射投影,所以,会产生反射光的损失,因而无法提高平均亮度,且亮度不匀也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山形部的光反射板即不用增高山形部的高度就能获得与增高了山形部的高度的场合相同的平均亮度,并且,其亮度不匀可与减低了山形部的高度的场合相同地加以减小的光反射板以及使用了该光反射板的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经专心研讨的结果,发现在具有山形部的光反射板中,通过较低地设定山形部的高度以防在山形部的山脚部分产生反射光损失,并且通过在山形部的顶部再设置隔板来补偿因减低山形部的高度而造成的平均亮度的降低,由此,即使在光源间距狭窄的情况下,仍可获得与增高了山形部的高度的场合相同的平均亮度,另一方面,亮度不匀可与减低了山形部的高度的场合相同地加以减小,因此,可获得平均亮度高且亮度不匀小的光反射板及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识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光反射板,具有反射板、及自上述反射板呈山形突出的反射性山形隔板,其特征为:在上述反射性山形隔板的顶部,连接设置自该顶部朝上方突出的反射性平板形隔板。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在相互平行配设的反射板与漫射板之间并列配置多个线状光源,且在相邻的线状光源彼此之间设置自上述反射板呈山形突出的反射性山形隔板,其特征为:在上述反射性山形隔板的顶部,连接设置自该顶部朝上方突出的反射性平板形隔板。
在该场合,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在将自反射板至平板形隔板的顶部的垂直距离设为T,自反射板至线状光源的中心的垂直距离设为Q,自反射板至漫射板的垂直距离设为H,自线状光源的中心至山形隔板的山脚部的水平距离设为L,线状光源的直径设为D,山形隔板的坡度角设为θ时,以满足下述条件(1)及(2)为较佳,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平均亮度,同时,可进一步减小亮度不匀。
(1)T≥(H+Q)/2-D/2
(2)θ<90°-arctan(Q/L)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及面光源装置,平均亮度高且亮度不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及面光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所测定的实施例、比较例的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的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例子。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及面光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模式图。在本例的面光源装置10中,在相互平行配设的反射板12与漫射板14之间平行且等间隔地并列配置有多个线状光源(冷阴极线管)16,同时,在相邻的线状光源16彼此之间设有自反射板12呈山形突出的反射性山形隔板18。另外,在山形隔板18的顶部20,连接设有自该顶部20朝上方突出的长方形的反射性平板形隔板50。即,通过反射板12、山形隔板18及平板形隔板50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反射板。此外,上述山形隔板18可与反射板12一体成形,也可机械地接合于反射板12,也可由粘接剂等来固定于反射板12。上述平板形隔板50可与山形隔板18一体成形,也可机械地接合于山形隔板18,也可由粘接剂等来固定于山形隔板18。此外,平板形隔板50可为空心,也可为实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