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能够伸展和收缩的弹簧的链接组件和用于具有链接组件的滑动型移动电话的滑动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5966.2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科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能够 伸展 收缩 弹簧 链接 组件 用于 滑动 移动电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伸缩弹簧链接组件和用于具有链接组件的滑动型移动电话的滑动器组件。本发明的可伸缩链接组件具有装配过程简单的优点,因为每个弹簧的两端都能够插入并固定到链接组件内,而且移动电话能够较薄,因为链接组件的厚度可以减小。
背景技术
图12图示了具有用在滑动型移动电话的滑动器组件中的一对链接板的传统链接组件,这已经在注册号为No.20-0363295的韩国实用新型中披露。图示于图12中的链接组件300使用一对链接板310和一对拉力弹簧320以提高耐用性,代替了用来维持传统滑动型移动电话的滑动板的上/下状态的扭力弹簧。这对链接板310具有相同的形状,而且受到插入到导向槽312中的导向突起313限制,这样它们就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这对拉力弹簧320钩扣到形成于链接板310的相对端的弹簧啮合部分314。链接板310的每个形成为具有通孔的铰合部分311销接到固定或滑动板上,这样链接板300就能够相对于固定或滑动板旋转。
传统链接组件300如此配置具有如下问题:即,链接板310的弹簧啮合部分314太细长以致于常常弯曲,而且由于它们强度较弱很难制造。进一步地,附加部件例如导向突起313需要限制链接板,这样该板才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此外,由于拉力弹簧320的形成为环形圈的端部钩扣并装配到弹簧啮合部件314,它就很难组装链接组件。还有,当钩扣到每个链接板310的弹簧啮合部分314上的环形圈移动时,它就会与移动电话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串扰,从而使得FPCB被毁坏。尤其是,由于弹簧的环形圈很大,链接组件就很厚,这样移动电话就不能是薄的或纤细的。
发明内容
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链接组件和用于具有链接组件的滑动型移动电话的滑动器组件,能够解决滑动器组件的传统链接组件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链接组件的滑动型移动电话的链接组件和滑动器组件,其中,部件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链接组件容易组装,弹簧和链接板之间的耦合结构被改进从而阻止弹簧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串扰,而且链接组件能够在薄的结构中制造。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伸缩链接组件,它包括弹簧、第一链接板和第二链接板。弹簧在其两端形成为具有缩小的外径的钳位部分。第一链接板包括一个横向延伸的侧面,该侧面形成为具有弹簧固定槽,位于弹簧一端的钳位部分插入其中并固定。第二链接板包括一个横向延伸的侧面,该侧面形成为具有另一弹簧固定槽,位于弹簧另一端的另一钳位部分插入其中并固定。而且,第一和第二链接板相对于彼此滑动,呈第一链接板的一个表面面对第二链接板的一个表面的状态,而且两个链接板限制并耦合,这样在第一和第二链接板的另一侧沿纵向彼此靠近时弹簧就能够被拉伸。
优选地,第二链接板的另一侧沿纵向插入其中的导向槽形成于第一链接板的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链接板的另一侧纵向插入其中的导向槽形成于第二链接板的一侧的表面上。而且,第一和第二链接板通过第一和第二链接板的导向槽纵向滑动。由此,链接组件可以制造的更薄更纤细。
更优选地,每个第一和第二链接板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即分离阻止槽沿纵向形成于其另一侧的另一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而且分离阻止突起形成于其一侧的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为阻止第一和第二链接板彼此分离,第一链接板的分离阻止突起与第二链接板的分离阻止槽耦合,而且第一链接板的分离阻止槽与第二链接板的分离阻止突起耦合。
为了阻止弹簧被压缩,第一和/或第二链接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限制第一和第二链接板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滑动位移的滑动位移限制部件。此外,滑动位移限制部件可以与相对链接板的分离阻止槽耦合来限制滑动位移。
更优选地,第一和第二链接板形成为在其另一端具有通孔。上述的链接组件可以通过通孔与用于滑动型移动电话的固定和滑动板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科零件有限公司,未经高科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直通硅体系结构的集成微通道
- 下一篇:螺钉安装作业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