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高血糖素样肽 - 1分泌促进剂、胰高血糖素样肽 - 1分泌促进用饮食品、餐后血糖值上升抑制剂和餐后血糖上升值抑制用饮食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5817.6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洋介;野间口光治;山田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永乳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23L1/305;A61P3/10;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糖 素样肽 分泌 促进剂 进用 饮食 上升 抑制剂 升值 抑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促进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促进用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κ-酪蛋白作为有效成分。另外,本发明涉及餐后血糖值上升抑制剂和餐后血糖值上升抑制用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κ-酪蛋白作为有效成分。
本申请以2005年9月30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05-288338号为基础享有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世界上现在有2亿人患有的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预测202 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以上,并认为特别是在总人口增加的东南亚地区、西太平洋地区将增加。在日本,包含临界区患者在内的病人数超过1500万人,担心今后将进一步增加。
在糖尿病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被称为1型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脾脏β细胞逐渐被免疫系统破坏并引起胰岛素产生细胞缺乏的疾病,占总糖尿病人口的5~10%。被称为2型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在正常或高水平的胰岛素存在下,组织摄取葡萄糖时,不能对胰岛素适当响应(变成胰岛素抵抗性)的结果发病,还引起β细胞疲劳。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95%。
现在,对1型和末期2型糖尿病中的β细胞功能不全进行胰岛素替代疗法(substitution therapy)等的治疗。但是,根据症状而存在餐后血糖值水平不能达到正常化等问题。另外,该治疗必须避免高血糖、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和酮血症,需要慎重进行该计划。
另外,对2型糖尿病,通常进行如下的治疗,该治疗使用促进β细胞产生和分泌胰岛素、或改善胰岛素抵抗性的药剂。但是,这些药剂由于促进胰岛素产生和分泌是与血糖值无关地进行,因此为了不陷入低血糖状态等,需要通过饮食量控制血糖值。另外,还存在如下缺点:有腹涨、肠气胀、排气增加、软便、腹泻、腹痛等副作用。另外,至于胰岛素抵抗性改善剂,从血红蛋白Alc(HAlc)的值等研究其效果,结果并不是充分改善其症状(非专利文献1),还被报道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副作用。
另一方面,由分散存在于消化道中的L细胞所分泌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被确认具有如下作用:由于食物的刺激而强烈促进胰岛素分泌、刺激饱食中枢、抑制消化道的蠕动运动(非专利文献2)等作用。认为这些作用都与抑制由饮食所导致的血糖值急剧上升的效果相关。
该GLP-1当血糖值变为60mg/dL以下时该效果终止,因此,可以说比目前的胰岛素疗法等更容易控制血糖值(非专利文献3)。进而,GLP-1具有如下的重要作用:促进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并保护脾脏的能力、阻碍肝脏中糖异生的能力、改善细胞中的胰岛素抵抗性的能力或提高末梢的葡萄糖处理的能力(非专利文献4、5)。
因此,很多制药公司期待GLP-1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在研究中投入了力量。但是,GLP-1在体内的稳定性非常低,需要探索给药法、给药途径的最优化、在体内的稳定性高的功能性类似物等,在现阶段还未达到实用化。
所以对并非将GLP-1直接给药、而是在体内促进GLP-1的释放的物质也进行了研究,了解到具有GLP-1的释放促进作用的天然来源的成分。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酸析干酪素等具有GLP-1分泌促进作用。专利文献1的图1中,示意出用试管水平的试验方法对GLP-1分泌促进作用进行试验的结果,由此可知酸析干酪素的GLP-1分泌促进作用相对于对照大致为2倍。另外,酪蛋白胶粒的酸可溶性蛋白的该作用相对于对照大致为6倍。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酪蛋白糖巨肽(CGMP)具有GLP-1分泌促进作用。CGMP是用凝乳酶切断κ-酪蛋白的第105号苯丙氨酸和第106号甲硫氨酸的键而得到的肽。专利文献2的图1和图2中示意出用试管水平的试验方法对GLP-1分泌促进作用进行试验的结果,由此可知CGMP的钙盐和钠盐的GLP-1分泌促进作用相对于对照大致为2~3倍。
这些成分为天然来源,安全性高,因此通过对包含临界区患者在内的糖尿病患者给与这些成分,可以期待控制餐后血糖值而不引起低血糖。
专利文献1:欧州专利申请公开第136706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01/37850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Ghazzi et al.,Diabetes,1997年,第46卷,第3号,p.433-439
非专利文献2:WettergrenA,et al.,Dig Dis Sci,1993年,第38卷,p.665-6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永乳业株式会社,未经森永乳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