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材料及发光二极管用反射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5512.5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樋口弘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C08K7/00;C08L101/0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材料 发光 二极 管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材料及发光二极管用反射体。
背景技术
1990年代以后,发光二极管(LED)的进步明显,进展了高输出化和多色化。其中,白色LED作为替代以往的白色电球、卤素灯、HID灯的下一代的光源值得期待。实际上,LED被评价为具有长寿命、省电力、温度稳定性、低电压驱动等特长,并应用于显示器、目的地显示板、车载照明、信号灯、紧急情况灯、移动电话、摄像机等中。所述发光装置通常通过在将合成树脂与引线框一体地成形而成的反射体上固定LED,并用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等封接材料封接而制造。
为了效率良好地取出LED发光的光,需要LED反射体用材料具有高光反射率。近年来,逐渐使用发紫外线的LED,对紫外线也寻求高的反射率。另外,有时也有封接工序或软钎焊工序等暴露于高温下的场合。因此,寻求即使暴露于高温下,反射率也不降低。
向聚酰胺系树脂中添加氧化钛的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经常用作LED反射体。该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具有高的反射率。然而,氧化钛容易吸收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因此,含有氧化钛的所述材料几乎不反射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若代替氧化钛而使用钛酸钾纤维(专利文献2),则改进对紫外线的反射特性,但这也不足够(在350nm下的反射率为30%左右)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制造LED灯时,在发光元件的周边具有含有光反射性填料的树脂层的技术。作为光反射性填料,公开有氧化钛或钛酸钾等含有钛和氧的化合物。然而,这些填料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因此,对紫外线的反射率仍然极低。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在包含气泡的聚酯树脂片上层叠含有中空粒子的表面层的光反射薄膜。公开了本薄膜的反射率高,进而组入液晶背光灯的情况下提高亮度,但对紫外线反射特性没有涉及。例如,以可见光区域中的吸收几乎没有的方面作为基准,选择了聚酯。另外,LED灯的大小通常5mm见方程度,非常小,难以将所述层叠薄膜作为反射体组入LED灯中。进而,对于LED灯制造中要求的热处理工序中的反射率的变化没有公开,也没有探讨。
专利文献1:特开平2-2882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94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150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1016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紫外线具有高的反射率,而且在热处理后也具有高的反射率的反射材料及LED用反射体。
根据本发明可知,提供以下的反射材料及LED用反射体。
1.一种反射材料,其由以包含下述(a)及(b)的组合物为原料的聚合物构成:
(a)热或光聚合性化合物95~30质量%;
(b)由波长350nm下的紫外线透过率为50%以上的材质构成的中空粒子5~70质量%。
2.根据1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热或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波长350nm下的紫外线透过率为50%以上。
3.根据1或2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热或光聚合性化合物是由选自丙烯酸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硅酮系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的化合物。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中空粒子是交联树脂或无机化合物。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中空粒子是交联苯乙烯系树脂、交联丙烯酸系树脂、无机玻璃或硅石。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还包含:波长550nm下的可见光线反射率为80%以上的基体,并且在该基体上层叠有以包含所述(a)及(b)的组合物为原料的聚合物。
7.根据6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基体是包含实体粒子(filled particles)系白色颜料的树脂组合物。
8.根据6所述的反射材料,其中,
所述基体是由选自铝、金、银、铜、镍或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的金属。
9.一种发光二极管用反射体,其至少在反射面具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材料。
10.根据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体,其中,
所述反射材料层叠在由包含实体粒子系白色颜料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成形体上。
11.根据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用反射体,其中,
所述反射材料层叠在由选自铝、金、银、铜、镍或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的金属构成的成形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