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垫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5114.3 | 申请日: | 200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詹斯·哈德·豪伊伯耶格;詹·贝特霍尔德·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斯·哈德·豪伊伯耶格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怡;郑霞 |
地址: | 丹麦哈***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所述垫可用于热疗或冷冻治疗,并适合于在微波炉中加热。
背景技术
热垫或热水袋习惯上由厚橡胶材料制成,厚橡胶材料构成腔并带有向外突出的给水嘴,以便加热的水可被倒入腔内。填满水后,可密封给水嘴,例如借助于螺旋塞来密封。这种类似的热垫已知于例如GB 2.290.705,其涉及一种用于头后部的垫,该垫可通过颈填充加热流体。颈适合于接纳密封体,以便液体不跑出垫。所述密封体可例如通过螺纹插入。在可替代的实施方案中,液体永久位于用于头后部的垫中,所述垫可在微波炉中加热。
US 4.743.726描述了可借助于微波加热的一种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柔韧多孔芯体,该柔韧多孔芯体能够吸水,使得整个芯体被水充满,并随后可通过微波加热。所述芯体包裹于耐热耐燃的橡胶元件中,所述橡胶元件也可通过微波加热。这种橡胶元件保证该元件可甚至加热至更高的温度。
US 5.447.531涉及一种治疗性热垫,其填充有含聚丙烯酰胺的吸水材料。垫的外层是可渗透水的材料,因此垫可没入水中以便吸水材料吸收水。随后,垫可在微波炉中加热。垫可在使用后干燥,并可使用若干次。
WO/0178797描述了一种治疗性热垫,其内部含有矾土珠以及甘油和吸收的水的混合物。该垫由两个表面功能不同的布包覆。因此,所述垫的一侧可渗透水,而另一侧不可渗透水。因此,在微波炉中加热后,垫可用来传导湿热或用来传导干热。
GB 2.395.910涉及一种含有小麦、大麦、米、谷或泡沫的热垫,其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所述垫具有适合于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区域。
US 5.135.518描述了一种用于湿热治疗的敷布(compress)。该敷布具有位于不渗透液体层和可渗透液体层之间的吸水层。
可填充有加热的水的传统热垫的缺点是,袋子可能是非常“灵活的”,且容易聚集水,因而当垫作为热敷布应用时,不能在使用敷布的身体各个位置处获得均匀的热供应。而且,这种热垫易于盘卷。这也是那些通过永久含水芯体或谷类芯体而适合在微波炉中加热的热垫的问题。具有通过将垫没入水中来填充的吸水芯体的热垫的缺点是,它们在多次应用后是不卫生的,因为它们可能在芯体中聚集细菌,或者它们可能从人体聚集若干废物。而且,可能存在沸水跑出垫并烫伤使用者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克服上述缺点的一种新的改进的热垫。
这借助于包括柔韧罩的垫来实现,所述柔韧罩界定其中放置吸水材料的腔,所述吸水材料在吸水后适合于借助于微波加热,其中所述罩具有可密封的给水口,以便水可倒入腔内。从而获得了在应用之前非常紧凑而重量轻的热垫,因为吸水芯体可以保持干燥。就运输和分配而言,这是优点。而且,因为在充满后芯体和水用罩包覆,所以实现了无菌的热传递。此外,垫可由便宜材料制造,使得垫适合于一次性使用,由此该垫不具有热垫由于多次应用而不卫生的任何缺点。另外,垫在使用前不需要擦拭。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有必要擦干垫。当然,热垫还可用于冷却身体部分,例如在使用前通过用水填充垫并将其置于制冷器中来冷却。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带有所吸收的水的吸水材料充分填满整个腔。因此,当垫用作热敷布时热垫不易形成水聚集,从而保证热垫中均匀分布的热传递。
优选地,垫的罩由耐微波加热的聚合物薄膜制成。例如,罩可借助于沿其周围熔接(weld)在一起的两个聚合物层而形成。或者,罩可借助于折叠并随后在侧面熔接在一起的一个聚合物层而形成。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罩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罩用外部织物层覆盖(coat)或者由织物垫包覆(sheathe)。因此,获得了对于使用该热垫的使用者可能感觉更舒适的接触面。外部织物优选为薄的无纺材料。所述无纺材料可与所述聚合物薄膜熔接在一起。从而所述柔韧罩可保持低的总重量。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吸水材料是海绵状材料。因此,获得了垫芯体的特别简单的设计,因为海绵状材料通常可以吸收大量水并在吸水后膨胀,从而所述材料可填满整个垫的腔。海绵状材料可用半渗透性膜覆盖,以保证即使所述材料暴露于压力下,水仍留在海绵状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斯·哈德·豪伊伯耶格,未经詹斯·哈德·豪伊伯耶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