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鉴别塑料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34769.9 申请日: 2006-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1268513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发明(设计)人: 詹姆斯·格兰德;雷迪斯拉夫·A·波蒂雷洛;菲利普·肖特兰;马克·威斯纳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 通用电气公司
主分类号: G11B7/253 分类号: G11B7/253;G11B23/40;G06K19/06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吴培善;封新琴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鉴别 塑料 材料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背景

对于许多应用例如回收、追踪生产源、防盗版保护和其他而言,塑料组合物的自动识别都是非常令人期望的。多种塑料材料识别方法是公知的,包括X-射线和红外光谱。在塑料材料中使用标记也是已知的,例如使用均匀分布的荧光染料。使用染料的缺点在于,如果存在染料老化或在通常使用的条件下(例如,暴露于紫外(UV)光。高环境温度,等)染料渗出(leach),则会产生错误信号。此外,聚合物中的添加剂可改变荧光强度的比值。包埋的染料的荧光寿命也用于识别目的。在这些系统中,染料的均匀分布是重要的,以便使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识别染料的存在及其含量。染料的非均匀分布非常不符合需要,因为相关错误水平高。

仍继续需要可鉴别塑料材料(authenticatable plastic material)、其制品,及其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随机标记的塑料材料和制品,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随机标记的制品可包含:基片中随机分布的标记,机器可读数据和/或能够包含机器可读数据的数据层。基片由第一塑料和第二塑料形成,其中第一塑料和第二塑料包含充分的性质方面的差异以产生随机分布。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制造制品的方法包括:将标记物(taggant)和第一塑料结合,形成标记塑料;由标记塑料和第二塑料模塑制品,其中该制品包含随机分布的标记物;以及绘制制品中的标记物以形成布局图(map)。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制造数据存储介质光盘基片的方法包括:将标记物和第一塑料结合,形成标记塑料;由标记塑料和第二塑料模塑光盘基片。光盘基片包含随机分布的标记物。该标记物在用于读取和/或写入该数据存储光盘的激光波长下是可检测的。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鉴别制品的方法包括:照射制品,如果检测到发射,则将该检测到的发射与布局图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制品是否是可信的(authentic)。可信的制品包含随机分布的标记,它们的位置已经绘制出,其中该标记在一定波长下是可检测的,以及其中在该波长下照射此制品。

通过下面的附图和详细描述例示上述的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现参考附图,它们为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其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数字标记。

图1-3分别为盘片(chip)3、4和5的“大理石(marble)”条纹记号,用蓝色着色剂溶剂蓝104产生。

图4-6分别为通过颜色反转(invert)产生的“大理石”条纹记号图,用蓝色着色剂溶剂蓝104产生,解释盘片3、4和5的条纹记号。

图7是高光密度区域的覆盖区域和盘片3、4和5的盘片编号(number)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图8是高光密度区域的特征密度(feature density)和盘片3、4和5的盘片编号的函数关系示意图。

图9是模塑光盘中的“大理石”条纹记号图。

图10是通过颜色反转在模塑光盘中显现的“大理石”条纹记号图。

图11示出了通过645nm至655nm光学带通滤波器,光盘中随机加入的光学染料的反射光成像。

图12示出了通过735nm至765nm光学带通滤波器,光盘中随机加入的光学染料的反射光图像。

图13示出了在633nm激光激发下,通过735nm至765nm光学带通滤波器,光盘中随机加入的光学染料的荧光成像。

图14示出了在633nm激光激发下,通过775nm至825nm光学带通滤波器,光盘中随机加入的光学染料的荧光成像。

图15为无彩色涂层的光盘的顶视图。

图16表示反射率(透明度(clear))值如何对光盘上的蓝色斑点(spot)数目敏感的示意图。

图17表示红色值如何对光盘上的蓝色斑点数目敏感的示意图。

图18是具有多个蓝色斑点的光盘的顶视图。

图19是几种DVD的特点的示意图。

图20是两种DVD的信号比较图,显示信号独特性的详细情况。

图21是一DVD在四种不同的径向位置处得到的信号比较图。

图22是在初始激光位置处测量的13张DVD的PCA分析结果示意图。

发明详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