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分组分割和级联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4713.3 | 申请日: | 2006-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查彭蒂尔;乔基姆·洛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信 系统 中的 分组 分割 级联 信号 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使用协议数据单元PDU传输服务数据单元SDU的数据的数据分组结构,该数据分组包括:
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其包括至少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协议数据单元PDU包括服务数据单元SDU或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以及
数据分组报头,其包括指示符(FFF,SFF),该指示符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开始,以及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组结构,其中该指示符由两个标志组成,其中第一标志(FFF)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开始,而第二标志(SFF)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结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分组结构,其中所述标志在设置时指示协议数据单元是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组结构,其中该数据分组结构包括序列号指示符SN,其指示数据分组在数据分组的序列中的位置。
5.一种用于传送包括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1203,1208)至少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该协议数据单元包括服务数据单元或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
形成(1205,1209)包括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分组有效负载;
形成至少包括指示符的数据分组报头,该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开始、以及该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结束;
形成包括所述数据分组报头和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的数据分组;以及
经由信道传送(1207)该数据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包括多个协议数据单元,并且该数据分组有效负载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开始,而以最后协议数据单元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预定大小的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的步骤还包括下述子步骤:
a)确定(1202)在该数据分组有效负载中剩余的大小是否足以传输下一服务数据单元或从先前的服务数据单元剩余的片段;
b)如果肯定,则形成(1208)协议数据单元,该协议数据单元包括下一服务数据单元或从先前的服务数据单元剩余的片段,并且将该协议数据单元添加(1209)到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
c)否则,分割(1203)下一服务数据单元或从先前的服务数据单元剩余的片段,并且形成协议数据单元,该协议数据单元包括所述服务数据单元的第一片段或从先前的服务数据单元剩余的片段,使得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对应于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的剩余大小,并且将该协议数据单元添加(1205)到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
其中重复步骤a)和b),直到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具有不足以传输下一服务数据单元的剩余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已经用协议数据单元填充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后,设置指示符,以指示该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开始、以及该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结束。
9.如权利要求4到8的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大小依赖于无线情况和缓冲器占用情况、通过资源分配实体而动态固定。
10.如权利要求4到9的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指示符由两个标志组成,其中第一标志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开始;并且第二标志指示所述数据分组有效负载是否以作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的协议数据单元结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志在设置时指示协议数据单元为服务数据单元的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7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