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集成电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4385.7 | 申请日: | 2006-10-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水原精田郎;田中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4 | 分类号: | H01L25/04;H01L25/18;H05K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集成电路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绝缘基板的上下两面中的任何一面或两面上安装电 子部件而构成的混合集成电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将在绝缘基板的上下两面中的任何一面或两面上安装 电子部件而构成的混合集成电路装置安装在母板(motherboard)等其 他的电路基板上的结构,已知有分别以规定的间距在绝缘基板的两端 部配置多个线夹(clip)端子,同时通过焊接将他们固定,通过这些线 夹端子安装在母板等上的结构。
各线夹端子为通过折曲加工,在线材的一端形成的结构。在绝缘 基板的两端部安装线夹端子,同时,与用于电连接各个线夹端子和安 装在绝缘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的配线图形(pattern)连接的多个电极以规 定的间距排列形成。在利用一端的线夹夹紧绝缘基板的端部后,焊接 该线夹,在绝缘基板上固定各线夹端子。
近年来,安装在混合集成电路装置中的电子部件数持续增加。另 一方面,要求混合集成电路装置小型化。上述混合集成电路装置需要 有用于在绝缘基板的两端部焊接线夹端子的区域,仅此即使电子部件 的安装用区域变狭窄,所以难以满足上述混合集成电路装置的要求。 因此,以前,提出有不增大绝缘基板却能够增加安装的电子部件的数 目的混合集成电路装置的端子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以下方法:代替线夹端子,在绝缘 基板的两端部(形成线夹端子的安装区域的端部)的一个面上(以下 称为“下面”),棱柱状的绝缘体朝向侧面并被粘接,在该绝缘体外侧 的面上形成有相当于多个线夹端子的端子电极,通过采用上述端子结 构,扩大绝缘基板的另一面(以下称为“上面”)的电子部件的安装 用区域。
图13~图15表示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混合集成电路装置的端子结 构。
在该混合集成电路装置中,在绝缘基板11的两面上安装有多个电 子部件13。在绝缘基板11的下面的两端部上形成有与各个电子部件 13相对的配线图形14(参照图15)。各配线图形14沿绝缘基板11的 侧面11a以间距P的间隔设置。另外,在绝缘基板11的下面的两端部, 以朝向侧面(使长度方向的轴与绝缘基板11的面平行)的方式安装有 由截面为矩形的棒状的绝缘体构成的脚体12。
在面向两脚体12的外侧的侧面(以下称为“外侧侧面”)上分别 形成有多个槽15。各个槽15在该脚体12的长度方向上以间距P的间 隔设置。在该槽15内形成有端子电极16。各个端子电极16与在绝缘 基板11的下面形成的配线图形14电连接。通过将各端子电极16分别 焊接在形成于母板等其他电路基板的配线图形上,混合集成电路装置 就被安装在该其他电路基板上。
该混合集成电路装置不需要在绝缘基板11的上面的两端部设置线 夹端子那样的端子连接用的焊接区域,就能够扩大电子部件13的安装 用区域,从而能够安装更多的电子部件13。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有在两脚体12的外侧侧面上设置多 个端子电极16的方法。
该方法的次序为:
(1)准备将多个绝缘基板11排列并一体化形成的原料基板;
(2)通过粘接,将有两个脚体宽度的脚体用基板固定在该原料基 板的下面的各绝缘基板11的分界线上;
(3)以间距P的间隔在该脚体用基板的分界线上穿孔设置多个贯 通孔,利用导体在各贯通孔内进行电镀处理而形成通孔(through-hole)。 这时,由于在绝缘基板11的通孔形成位置上形成有配线图形14,因此 各通孔与配线图形14电连接。
(4)沿分界线切断粘接有脚体用基板的原料基板。
在次序(4)中,当粘接有脚体用基板的原料基板被切断时,因为 各通孔分成两半,所以该被分割的面成为半圆形的槽15,电镀的导体 作为端子电极16出现在该槽15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72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息图再现设备、全息图再现方法和调相元件
- 下一篇:一种网络层的打包解包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