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前端模块及天线双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34145.7 | 申请日: | 200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哲郎;木村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44 | 分类号: | H04B1/44;H03H7/075;H03H7/18;H03H7/46;H03H9/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前端 模块 天线 双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前端模块及天线双工器,特别涉及处理不同频带的多个高频收发信号的高频前端模块、以及将不同频带的多个接收信号进行分波用的天线双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手机等移动通信装置的高频前端模块中,浪涌(ESD:静电放电,频率300MHz左右)从天线进入。为此,防浪涌元件一般配置在天线端与接地之间,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配置电感元件,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配置非线性电阻。但是,与天线端直接设置的防浪涌元件具有基本的问题是,使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损耗增大。
然而,一般在具有将1.5GHz以上的比较高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以下,称为HIGH侧高频信号)与1.0GHz以下的比较低的通过频带的信号(以下,称为LOW侧高频信号)进行分波用的天线双工器的高频前端模块中,由于在HIGH侧的信号路径中,用天线双工器的高通滤波器将浪涌衰减,因此不太成问题,但是有时浪涌进入LOW侧的信号路径。
特别是,在LOW侧的接收信号输出端,由于通常配置弹性波滤波器等防浪涌性能差的元件,因此希望采取对它进行保护用的防浪涌措施。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0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01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天线端不配置防浪涌元件,而能够防止浪涌进入LOW侧的接收信号输出端一侧的高频前端模块及天线双工器。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第1发明的高频前端模块,是处理不同频带的第1及第2高频收发信号的、第1高频收发信号的频带低于第2高频收发信号的频带的高频前端模块,具有:
将天线端与第1高频收发信号处理部之间的第1信号路径、和天线端与第2高频收发信号处理部之间的第2信号路径进行分波用的天线双工器;
设置在前述第1信号路径并将前述第1高频收发信号的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的信号路径进行切换的第1高频开关;
设置在是前述第1信号路径的接收信号路径上的前述第1高频开关的后级、将前述第1高频接收信号作为通过频带的弹性波滤波器;以及
设置在前述弹性波滤波器与前述第1高频开关之间并具有使该弹性波滤波器与该第1高频开关之间的相位匹配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去除浪涌功能的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
在第1发明有关的高频前端模块中,由于在弹性波滤波器与第1高频开关之间设置还具有去除浪涌的功能的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因此在浪涌从天线进入第1信号路径的接收信号路径(LOW侧高频收发信号的接收信号路径)时,用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去除该浪涌,从而不另外附加防浪涌元件,而能够保护弹性波滤波器,防止浪涌。
在第1发明有关的高频前端模块中,最好前述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具有包含电容器及电感器而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功能。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若是将第1高频收发信号作为通过频带,将浪涌的频带作为衰减频带,则也可以是带通滤波器,但通过作为高通滤波器来构成,则传输损耗少。
另外,最好前述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200~600MHz。一般,浪涌的频率为200~600MHz(特别是300MHz左右),最好高通滤波器将该频带作为截止(切断)频率。
前述高通滤波器通过用插入在第1信号路径的接收信号路径与接地之间的LC串联谐振电路构成,从而对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附加利用串联谐振而产生的陷波功能,能够对浪涌的频带生成衰减极点,能够更提高浪涌切断效果。
或者,前述高通滤波器通过用插入在前述第1信号路径的接收信号路径上的LC并联谐振电路构成,从而对带防浪涌功能的相位匹配元件附加利用并联谐振而产生的陷波功能,能够对浪涌的频带生成衰减极点,能够更提高浪涌切断效果。
再有,前述高通滤波器也可以包含设置在第1高频开关一侧的电容器及设置在弹性波滤波器一侧的分路电感器而构成。设置在第1高频开关一侧的电容器具有作为第1高频开关的直流分量的隔离电容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GSM和WCDMA双模构成的移动终端及通信方式
- 下一篇:快速定位锁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