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混合物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2469.7 | 申请日: | 2006-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东舍;安德烈亚斯·恩德瑞克;莱塞克·格利希;斯特凡·鲁佩尔;雅库普·厄兹卡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舒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分离 装置 | ||
1.一种用于特别是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过程中的气液混合物的分离装置,其中液态物质部分以小颗粒的形式存在,所述的气液混合物通过至少一个加速开口后,近似垂直地冲击在一冲击面上,液态物质部分在该冲击面上分离和凝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加速开口(5、6;15、16),其数量和/或横截面的大小可根据气液混合物的流量进行改变,即,所述加速开口的总截面大小可以在一个当混合物总流量较小时的较小值和一个当混合流流量较大时的较大值间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可根据混合流自我改变位置的密封件(4;14)调节所述的至少一加速开口(5、6;15、16)的流通度的范围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为一可相对于一连杆(3)可移动的滑阀(4),所述的连杆(3)和滑阀(4)具有一系列的通孔,其中,连杆(3)上的加速开口(5、6)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滑阀(4)的位置而形成流经横截面可变的加速开口(5、6),其可在一完全开启状态和一完全关闭状态间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具有多个加速开口(5、6),其可根据滑阀(4)的位置设置不同的流经横截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阀(4)的位置由一个根据与滑阀的工作方向相反的压力进行工作的控制装置进行确定。
6.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加速开口(5、6)或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加速开口(5、6)分别具有一可根据压力开启的阀门(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阀门(7)具有不同的开启方法和在全开启状态下不同大小的开口横截面,其中所述的开启方法取决于单个阀门(7)上的压力差,且只有当压力值达到预定的开启压力临界值时阀门才开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其他加速开口(5)相对的加速开口(6)中具有较大的、最大的流经横截面的阀门(7)只有当其压力差高于其他加速开口(6)(此处原文标记为5,译者认为应该是6,因为图2中只有加速开口6才装配有阀门7)中阀门(7)的开启压力临界值时才会开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加速开口(15、16)径向地位于一至少可一侧轴向关闭的柱状壳壁(13)内,并且可以通过一沿着柱状壳壁(13)轴向可关闭的密封件(14)进行调节,由此可以实现在具有多个加速开口(15、16)的情况下这些开口充分的可调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加速开口(15、16)的一部分区域在柱状壳壁(13)中的末端呈轴向开口状,而在柱状壳壁(13)中缺少的部分区域则位于可移动的密封件(14)内。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加速开口为一沿着柱状壳壁的轴径向设置的环形空隙,该环形空隙可根据混合物流量不同程度地开启或关闭。
12.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壳壁区域内至少一加速开口(16),所述的壳壁区域在开口的一端覆盖有一圆盘状可弹性变形的隔板(14”’),该隔板的外壁相对于壳壁处具有一其轴向缝隙大小值可根据流量在一可为0的最小值和一最大值间可调的环形缝隙,而所述的环形缝隙从由隔板(14”’)覆盖的的壳壁区域径向地向外伸展。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形成径向加速开口(16)的一径向环形空隙开口被设置在柱状壳壁(13)的轴向流出端上,
-所述的阀门(7)由一可封闭柱状壳壁(13)的轴向端面的由弹簧支撑的圆盘(14’)构成,而所述的弹簧力作用在使所述阀门(7)关闭的方向上,以抵抗形成在柱状壳壁(13)外且作用在圆盘(14’)上使得所述阀门(7)开启的方向上的负压,而所述阀门的开启程度,即轴向的空隙大小则取决于所述负压值的大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盘(14’)由一个或多个板式弹簧(37;37’;3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公司,未经马勒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24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