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泵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1864.3 | 申请日: | 200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J·默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4/22 | 分类号: | F04C14/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 ||
1.用于为消耗器产生压力介质流的旋转泵,包括一个泵壳体(2),在该泵壳体中安装一个曲面环(3);一个转子(4),所述转子在一驱动轴(5)上可旋转地支承于曲面环(3)中,其中转子(4)支承相互处于切向间距的各排挤元件(6),所述排挤元件在转子(4)与曲面环(3)之间形成一具有抽吸孔(8)的泵腔(7)和一具有压力孔(10)的泵腔(9);以及包括一压力介质加载的调节装置(11),用以改变曲面环(3)相对于转子(4)的偏心度,该调节装置包括在曲面环(3)的外侧(13)与泵壳体(2)的一壁(14)之间的第一压力腔(12),同时第一压力腔(12)与一个位于曲面环(3)的外侧(13)与壁(14)之间的第二压力腔(15)在流体上分离并保持切向间距,其中第一及第二压力腔(12,15)中的压力由一流量调节阀(16)控制,该流量调节阀的低压腔(17)在一流量孔板(19)的下游侧连接于一由压力孔(10)引出的第一控制管道(18);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管道(18),沿转子(4)的旋转方向观察,在压力孔(10)的起始端(20)上经由初级接口(21)通入压力孔(10),使得压力介质的一切向冲量被导向流量孔板(19),并且一第二控制管道(22)经由一次级接口(23)通入压力孔(10),使得压力介质的一切向冲量和一径向冲量被导向流量调节阀(16)的一高压腔(2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初级接口(21)设置在压力孔(10)的径向内部的侧面(25)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沿着转子(4)的旋转方向观察,初级接口(21)相对于压力孔(10)的切向延伸(26)位于压力孔(10)的第一个三分之一中。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沿着转子(4)的旋转方向观察,第二控制管道(22)的次级接口(23)相对于压力孔(10)的切向延伸(26)在压力孔(10)的末端(27)设置在压力孔(10)的径向外侧面(28)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流量孔板(19)具有一固定不变的孔横截面。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压力孔(10)是一压力肾(29)。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在转子(4)渐升的转速时第二输送管道(22)中的压力介质的冲量大于第一控制管道(18)和流量调节阀(16)的低压腔(17)中的压力介质的冲量。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在转子(4)渐升的转速时曲面环(3)在泵壳体(2)中的偏心度如此减小,使得旋转泵(1)的一流量调节特性曲线降低,从而使旋转泵(1)的损耗功率减至最小。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不需要一单独的冷却装置来冷却旋转泵(1)的压力介质流。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管道(18)和第二控制管道(22)在旋转泵(1)的泵壳体(2)中延伸。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旋转泵(1)是一叶片泵(30)。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旋转泵,其特征在于,旋转泵(1)用于车辆的一助力转向或外力转向系统或一主动的底盘的促动器的压力介质供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未经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8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光网络中的光纤保护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立式水轮发电机无风扇通风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