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电动态力分布接合机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1453.4 | 申请日: | 200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M·G·塞尔伯德;C·金;D·范奥斯特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方图素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炜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动态 分布 接合 机制 | ||
1.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导体,配置成选择性地接收第一类电荷;
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一导体正交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导体被配置成选择性地 接收第二类电荷,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在未充电状态期间间隔开固定 距离;以及
不导电孔,位于所述第二导体中;
其中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上设置相反电荷时,围绕所述不导电孔 形成等力线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力线区域围绕所述不导电 孔的周界形成。
3.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导体,配置成选择性地接收第一类电荷;
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一导体正交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导体被配置成选择性地 接收第二类电荷,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在未充电状态期间间隔开固定 距离;以及
刚性化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导体上或其中,其中所述刚性化元件被配置成增 加所述第二导体的机械硬度和刚性;
其中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上设置相反电荷时,所述刚性化元件抵 抗所述第二导体在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覆盖区域中的偏离。
4.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导体,驻留在可变形的弹性膜的第一部分上;
第二导体,驻留在刚性基底上;
围绕空隙的偏距结构,其中所述偏距结构使所述可变形弹性膜与所述第二导 体保持间隔平行关系;以及
刚性化元件,驻留在所述可变形弹性膜的第二部分上,其中所述刚性化元件 位于所述空隙的中心,所述第一导体位于驻留在所述可变形弹性膜的所述第二部分 上的所述刚性化元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不活动状态中,围绕所述刚性 化元件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导体距所述第二导体固定距离,其中在所述不活动状态 中,顺应所述刚性化元件的外形的所述第一导体距所述第二导体更远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可变形弹性 膜通过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施加相反电荷导致的形变而自由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 体施加相反电荷时,所述可变形弹性膜受限于在所述刚性化元件的附近弯曲。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化元件导致所述第一导 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间距而分层,由此导致两个不同的力 分布。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刚性化元件周界处的力大 于通过所述刚性化元件主体的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弹性膜在所述刚性 化元件的所述周界处比所述刚性化元件的所述主体处受到更强的下拉。
11.一种显示系统,包括:
显示器上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导体,驻留在可变形的弹性膜的第一部分上;
第二导体,驻留在刚性基底上;
围绕空隙的偏距结构,其中所述偏距结构使所述可变形弹性膜与所述第 二导体保持间隔平行关系;以及
刚性化元件,驻留在所述可变形弹性膜的第二部分上,其中所述刚性化 元件位于所述空隙的中心,所述第一导体位于驻留在所述可变形弹性膜的所 述第二部分上的所述刚性化元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不活动状态中,围绕所 述刚性化元件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导体距所述第二导体固定距离,其中在所述不活 动状态中,顺应所述刚性化元件的外形的所述第一导体距所述第二导体更远的距 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可变 形弹性膜通过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施加相反电荷导致的形变而自由移 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方图素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单方图素显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4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带有自适应预热的放电灯的镇流器
- 下一篇:制造多个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