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信盒的密封和保持线缆附属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0680031170.X | 申请日: | 2006-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C.·R·哈里森;D·R.·小克拉普;C·A.·小布莱克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44;H02G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 |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信 密封 保持 线缆 附属 装置 | ||
1、用于密封和保持通过电信盒中形成的开口进入电信盒的线缆的线缆附属装置,包括:
构造成邻近电信盒开口置放的转接器体,其中转接器体提供至少一大小能允许至少一线缆通过的开口;
提供在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内的夹持器件,其中所述夹持器件具有大小能夹紧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的孔;
提供在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内并邻近夹持器件的护环器件,其中护环器件具有使线缆能按相对于线缆的轴向穿过护环器件的通路;及
构造成与转接器体接合的螺栓部分,其中螺栓部分适于选择性地在护环器件上施加力使得护环器件与线缆的外表面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的大小能允许通过至少一光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具有在第一轴端的内部及在与第一轴端相对的第二轴端的外部,其中转接器体构造成通过电信盒的开口并由电信盒保持使得转接器体的内部位于电信盒内及转接器体的外部位于电信盒的外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在第一轴端处的截面积比其在第二轴端处的截面积小。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具有第一轴端及与第一轴端相对的第二轴端,及其中第一轴端包括至少一窗口,使得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的一部分可从相对于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的轴的径向看见。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夹持器件包括夹紧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夹持器件包括至少一紧定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夹持器件包括至少一用于与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接合的爪。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护环器件的通路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轴与转接器体的轴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护环器件的通路具有非圆形截面,及其中护环器件包括锁接部分使得护环器件可相对于转接器体进行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还包括插塞,其由至少一护环器件保持以在线缆进入电信盒之前密封线缆附属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包括形成在转接器体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突出部,使得所述突出部相对于电信盒旋转地固定转接器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附属装置,其中转接器体具有内螺纹部分,及螺栓部分具有外螺纹部分,使得螺栓部分可旋入转接器体。
14、电信装置,包括:
具有至少一开口的电信盒;
线缆附属装置,其包括:
构造成邻近电信盒开口置放的转接器体,其中转接器体提供至少一大小能允许至少一线缆通过的开口;
提供在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内的夹持器件,其中所述夹持器件具有大小能夹紧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的孔;
提供在转接器体的至少一开口内并邻近夹持器件的护环器件,其中护环器件具有使线缆能按相对于线缆的轴向穿过护环器件的通路;及
构造成与转接器体接合的螺栓部分,其中螺栓部分适于选择性地在护环器件上施加力使得护环器件与线缆的外表面接合;
其中线缆附属装置适于密封和保持通过电信盒中形成的至少一开口进入电信盒的线缆。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信装置,其中夹持器件包括夹紧垫圈。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信装置,还包括插塞,其由至少一护环器件保持以在线缆进入电信盒之前密封线缆附属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信装置,其中转接器体具有内螺纹部分,及螺栓部分具有外螺纹部分,使得螺栓部分可旋入转接器体。
18、将线缆通过线缆附属装置插入电信盒内的方法,包括:
插入线缆使其通过螺栓部分、护环器件的通路、夹持器件的孔及转接器体的开口;及
相对于线缆附属装置的转接器体移动线缆附属装置的螺栓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1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