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0789.9 | 申请日: | 2006-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信行;小寺英司;大林和重;杉本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T13/36 | 分类号: | H01T13/36;F02P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关兆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汽车用发动机等的内燃机中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的火花塞具有中心电极、保持该中心电极的绝缘子、以 及在前端部具有接地电极并用于设备安装的工具扣合部的主体配件, 具有在主体配件内支撑固定绝缘子的构造。这样的火花塞中,一般是 向形成为筒状的主体配件内插入绝缘子,在主体配件的一个端部通过 敛缝将绝缘子支撑固定在主体配件内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绝缘子形成为筒状,在轴线方向中部具有凸缘状地在径方向上凸 出的外径最大的大径部、与该大径部的前端侧相邻,比该大径部外径 小的中径部、进而在与该中径部的前端侧通过由向着前端的端面形成 的阶梯部形成有比该中径部外径小的小径部。另一方面,大径部的后 端侧形成有比该大径部外径小,以大概恒定的外径延伸至绝缘子的后 端的后端侧胴部。在绝缘子的内圆周,在前端侧配置有中心电极、通 过导电性的玻璃密封或电阻体与金属制的连接端子相连接。该连接端 子的一部分从绝缘子的后端突出地配置。
然后,以具有如此的绝缘子的专利文献1为首的一般的火花塞中, 使主体配件的后端部分在径方向向内敛缝,能够与绝缘子的大径部直 接地、或者通过滑石等间接地推压于轴线方向上向前端的方向,绝缘 子的阶梯部压着向主体配件的径方向向内突出形成的卡定部。阶梯部 与卡定部直接地、或者以衬垫等夹杂物间接地卡定,由此维持绝缘子 和主体配件之间的气密。如此,为了使绝缘子从主体配件向轴线方向 上向前端的方向上推压,绝缘子上需要形成凸缘状的大径部。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为了形成如上所述的大径部,会妨碍火花 塞的小径化。因此,不能够满足发动机希望火花塞细径化的要求。所 以,也提出了一种将绝缘子通过焊接结合、粘着结合、热压配合等支 持固定于主体配件上,具有不形成凸缘状的大径部的绝缘子的火花塞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64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1580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敛缝主体配件、在 轴线方向上保持绝缘子的火花塞中,主体配件充分地保持绝缘子,可 靠性较高,但是小径化比较困难。并且,在通过焊接结合、粘着结合、 热压配合等来固定主体配件和绝缘子的火花塞中,可以做到小径化, 但是由于难以确保耐振动性和结合部分的充分的可靠性,因此尚未被 实际应用。
其原因之一为是否能够充分地保证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的气密的所 谓气密性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火花塞中,采用在用于将 火花塞安装于发动机的工具扣合的部位即工具扣合部所在位置的轴线 方向位置上构成用于保持绝缘子的结合。因此,火花塞螺旋连接于发 动机时产生的转矩作用于工具扣合部,可能会使主体配件和绝缘子的 结合分离。这样的话,燃烧室内的燃烧/未燃烧气体有可能从结合变弱 的部分漏出。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火花塞,能够实现比现有火花塞直径小的小径化,且能够确保耐振动 性和结合部分的充分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火花塞,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电极;保持该 中心电极的圆筒状的绝缘子;以及前端部具有接地电极并具备用于设 备安装的工具扣合部的圆筒状的主体配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配件,将比上述工具扣合部靠后端侧的一个部位作为配 件侧嵌合部,利用该配件侧嵌合部将上述绝缘子以静配合的状态保持 在径方向上。
在本发明的火花塞中,在静配合状态下通过压入配合、热压配合、 冷缩配合的任意一种在主体配件的配件侧嵌合部保持绝缘子。由此, 能够不在绝缘子上设置现有技术那样的用于主体配件推压绝缘子的凸 缘状的大径部地保持绝缘子。因而,绝缘子的最大直径比现有火花塞 细。亦即,能够实现比现有火花塞直径小的小径化。另外,静配合状 态可以选择压入配合、热压配合、或者冷缩配合等不使用焊料的方法。 该静配合状态是指与相对于主体配件在轴方向上保持绝缘子的力不是 以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主体配件在轴方向上施加力来保持,而是由配 件侧嵌合部从径方向上保持绝缘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0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