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物的錾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0383.0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酒木哲也;小堺规行;兼吉孝征;真剑年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18 | 分类号: | B02C19/18;B28C5/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錾凿附着在金属板状体上的附着物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附着在铁板等金属板状体上的混凝土等附着物从金属板状体上除去时,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尖嘴锄(pick hammer)或粉碎机等施加机械性的冲击振动来将混凝土面破碎除去。这种錾凿方法是伴随有振动的操作,不但产生混凝土等的粉尘而恶化工作环境,而且噪音大,从而加深了破坏周围环境的问题。
并且,即使向附着在金属板状体上的附着物施加冲击,但是由于金属板状体自身弯曲,起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施加所需以上的冲击。根据不同情况,也会产生由施加的冲击而引起的金属板状体损伤的弊端。
另外,在如图1所示的生混凝土搅拌车1的滚筒2内配置有由铁板形成的叶片3,在滚筒2的内表面和叶片3上自然地附着并成长有生混凝土。在使用搅拌车之后,需要对附着在滚筒内表面和叶片上的生混凝土进行冲洗工作,但是难以将其完全除去,数月甚至数年之后,附着的混凝土从几cm增加到30cm左右。并且,图1(b)是图1(a)的生混凝土搅拌车的滚筒2的剖面图。
为了除去这样的混凝土附着物,工作人员进入滚筒2的内部,进行利用上述粉碎机的錾凿施工。但是由于是在滚筒内这样的狭小环境中工作,工作环境的恶化也变得尤为突出。
而且,附着在滚筒内表面和叶片3上的混凝土4,如图2所示,在旧的混凝土上又附着上新的混凝土,而具有如虚线5所示的层状叠层结构。因此,即使将混凝土4的表面用粉碎机粉碎,也存在难以容易地在内部的混凝土产生龟裂,从金属板状体即叶片很好地将附着的混凝土除去也非常困难。并且,图2的箭头表示从滚筒将生混凝土排出的出口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抑制粉尘和噪音等使工作环境恶化的因素,使工作人员可以安全且有效地将附着在金属板状体上的附着物錾凿掉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附着物的錾凿方法,用于錾凿附着在金属板状体上的附着物,其特征在于:在该附着物上设置穿孔,在该穿孔内填充膨胀性破碎材料,通过该破碎材料的膨胀将附着物从金属板状体上錾凿下来。
并且,将膨胀性破碎材料填充在穿孔内的这种方法可采用:利用将膨胀性破碎材料收容在具有透水性的袋体内的静态破碎部件的方法;或使膨胀性破碎材料含水并硬稠后的物质填充入穿孔内的方法;还可以使膨胀性破碎材料含水而形成泥浆状再注入穿孔内的方法等。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膨胀性破碎材料的填充中具备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由配置在穿孔内的底板、面积比该底板大且配置在穿孔外的顶板、以及连结两者的连结机构构成,并且使用将膨胀性破碎材料收容在具有透水性的袋体内的带辅助件的静态破碎部件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膨胀性破碎材料的填充中使用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利用由配置在穿孔内的膨胀性破碎材料卡止的安装件来保持配置在穿孔外的顶板。
另外,辅助件的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通过将该辅助件的安装部插入配置在穿孔内的膨胀性破碎材料中来固定顶板的方法;特别地,在使用静态破碎部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预先将辅助件安装在静态破碎部件上之后再向穿孔内填充静态破碎部件的方法等。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穿孔与金属板状体的表面大致平行地配置。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穿孔从在该金属板状体上设置的开口部朝向附着物内部配置。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附着物是混凝土。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一种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附着物的錾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状体是在生混凝土搅拌车的滚筒内形成的叶片或滚筒内表面。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附着物的錾凿方法,用于錾凿附着在金属板状体上的附着物,在该附着物上设置穿孔,在该穿孔内填充膨胀性破碎材料,通过该破碎材料的膨胀将附着物从金属板状体上錾凿下来,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錾凿作业产生的粉尘和噪音,从而能够非常安全且有效地进行錾凿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0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