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氢合金、储氢合金电极、二次电池和储氢合金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9156.6 | 申请日: | 2006-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金本学;挂谷忠司;黑葛原实;绵田正治;境哲男;尾崎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19/00 | 分类号: | C22C19/00;C22F1/00;C22F1/02;C22F1/10;H01M4/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电极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含有组成由通式:A(4-w)B(1+w)C19表示的含有Pr5Co19型晶体结构的相,其中A为选自包括Y(钇)在内的稀土类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B为Mg元素,C为选自Ni、Co、Mn和Al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w表示-0.1~0.8的范围的数;
并且,合金整体的组成由通式:R1xR2yR3z表示,其中,15.8≤x≤17.8,3.4≤y≤5.0,78.8≤z≤79.6,x+y+z=100,R1为选自包括Y(钇)在内的稀土类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R2为Mg元素,R3为选自Ni、Co、Mn和Al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上述z中表示Mn+Al的值为0.5以上、表示Al的值为4.1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式:R1xR2yR3z中,上述x、y和z为16.3≤x≤17.6、3.6≤y≤4.7、78.8≤z≤79.1,上述z中表示Mn+Al的值为1.6以上、表示Al的值为1.9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以8重量%以上的比例形成了上述含有Pr5Co19型晶体结构的相。
4.一种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进行熔融和退火以使Cu元素的含量成为1~8摩尔%,并以15重量%以上的比例形成了含有Pr5Co19型晶体结构的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整体的组成由通式:R1aR2bR3cCud表示,其中R1为选自包括Y(钇)在内的稀土类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R2为选自Mg、Ca、Sr和Ba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R3为选自Ni、Co、Mn、Al、Fe、Cr、Zn、Si、Sn、V、Nb、Ta、Ti、Zr和Hf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a、b、c和d分别为满足15≤a≤19、2≤b≤7、70≤c≤80、1≤d≤7、a+b+c+d=100的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R2为Mg,上述R3为选自Co、Mn、Al和Ni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的一次粒子的尺寸为10~100nm。
8.一种储氢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融合金以1000K/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进而将所得到的合金在加压状态的惰性气体气氛下在860~1020℃的温度范围进行退火,从而制造出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储氢合金。
9.一种储氢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融合金以1000K/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进而将所得到的合金在加压状态的惰性气体气氛下在860~980℃的温度范围进行退火,从而制造出权利要求4~6的任一项所述的储氢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氢合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退火时的温度范围为920~970℃。
11.一种储氢合金电极,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储氢合金用作为储氢介质。
12.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氢合金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1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乳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制药用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