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胍基乙酸成分的液体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28428.0 申请日: 2006-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1267746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发明(设计)人: T·加斯特纳;H-P·克里默;W·施图尔姆 申请(专利权)人: 澳泽化学特罗斯特贝格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05 分类号: A23L1/305;A23L1/302;A61K31/198;A61K31/205;A61K31/155;A23L2/5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殷骏
地址: 德国特罗***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乙酸 成分 液体 制剂
【说明书】:

本发明主题是一种新型的人体营养制剂,其含有作为营养生理学 有效成分的胍基乙酸成分和选自胆碱、蛋氨酸或甜菜碱的甲基供体。

胍基乙酸首次为C.J.Weber在1934年从狗和人的尿中分离出来。 Weber当时猜测,这是一种有关肌酸的代谢前体物(Weber,C.J.,Proc. Sot.Exp.Biol.and Med.,33,172(1934))。

不久之后就发现,胍基乙酸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存 在的躯体自身的物质,且其在肌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 肌酸既可以通过营养摄入也可内生形成。肌酸的生物合成起始于甘氨 酸和L-精氨酸。对于哺乳动物,首先在肾脏中、但也会在肝脏和胰腺 中通过转氨酶分解L-精氨酸的胍基并将N-C-N基团转移到甘氨酸上。在 此过程中,L-精氨酸转变为L-鸟氨酸。下一步中——对于脊椎动物该 过程只是发生于肝脏内——利用转甲基酶将如此形成的胍基乙酸转化 为肌酸。此过程中,S-腺苷甲硫氨酸起到甲基供体的作用。肌酸接着 扩散到血液循环中并因此被输送到目标器官上。透过细胞膜而传递到 细胞中的过程通过特定的肌酸输送物来完成。

肌酸在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作为富含能 量的磷酸肌酸,其是除了三磷酸腺苷(ATP)之外肌肉的一个重要的能 量库。肌肉在静止状态下,ATP可以将磷酸酯基团转移到肌酸上,由此 形成与ATP处于直接平衡的磷酸肌酸。在肌肉工作时,尽可能最快地重 新填满ATP库存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就要在第一秒内使磷酸肌酸能够提 供最大的肌肉负荷。该过程中,在一个很快速的反应内可以通过肌酸 激酶将磷酸酯基团传递到二磷酸腺苷上,并因此重新形成ATP。这也称 作为Lohmann-反应。

肌酸长久以来就公知是一种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和饲料。当肌肉工 作保持较强程度并经历较长时间时,天然存在于体内的肌酸库存就会 迅速耗尽。出于这个理由,特别对于竞技比赛运动员来说,有针对性 地摄入肌酸对于耐力和机能能力都能起着积极作用,然而不理想的体 内富集过程或有害的分解产物却是未知的。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在 过度输入体内时肌酸会经由肾脏排泄出来。另外,肌酸也会以恒定速 率转化为循环的废产物肌酸酐,其同样会经由肾脏排泄出来。因此这 就形成了第二代谢分解途径。

另外也已知,肌酸的补充会造成体重增加。这一开始可以归结为 是增加了水的吸收。然而长期以后,肌酸就会由于肌原纤维内增多的 蛋白质合成和/或减少的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导致肌肉质量的增加(Int J Sports Med 21(2000),139-145)。结果造成更高的无脂肪的体重。

除了肌酸本身,也即特别是肌酸一水合物之外,在此期间,诸如 肌酸的抗坏血酸盐、柠檬酸盐、丙酮酸盐和其他盐的大量的肌酸盐同 样证明是合适的营养补充物。有关的这种情况在代表性的作为现有技 术的欧洲专利EP894083和德国专利公开文本DE19707694A1中有所 提及。

肌酸在动物体上也能发挥对于人体的积极有证的作用,所以其在 各种饲料制剂中的用途也同样有充分的记载。例如在国际专利申请WO 00/67590中记载了使用肌酸或肌酸盐作为种畜和填喂动物的饲料添 加剂,作为肉末、鱼粉和/或抗微生物作用促进剂、促生长激素以及同 化剂的替代品。GB2300103教导了使用狗食饼干形式的肌酸,为此 就要提供肌酸一水合物与肉一起形成的挤出物料。因为肌酸一水合物 由于其溶解性很差而只能不充分地为生物利用,所以推荐其与其他生 理活性化合物并用,优选盐的形式。德国公开文献DE19836450A1 中公开了在适用于动物饲料的制剂中使用稳定的丙酮酸盐特别是肌酸 丙酮酸盐。

DE10003835A1的内容是脱水状态下的制剂,例如其通常用于 老年人和特别是行动能力受限的那些人。在这种情形下,肌酸会起到 水的传输介质的作用,从而将水分传输到脱水现象最为强烈的组织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泽化学特罗斯特贝格有限公司,未经澳泽化学特罗斯特贝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8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