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影装置、便携终端装置、摄影方法及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8183.1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本村秀人;金森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7/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 装置 便携 终端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变焦(Zooming)来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影装置、便携终端装置、摄影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各种设备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技术的高度化,能够数字记录静止图像及运动图像的照相机、即数字静像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已广泛地普及。数字记录与其他媒体的亲和性较高,通过打印机的印刷及网络中的分发等各种使用形态在民生用途中得到发展。
照相机如图1(a)所示,从场景1001中切取一部分作为图像数据保存。切取的位置由摄影者根据摄影意图决定,根据在场景之中设定切取框1002的含义而被称作取景。决定取景的因素有照相机的位置1003、照相机的方向1004、照相机的角度1005(沿横向构成、或沿纵向构成、或仰俯地构成)、照相机的视角1006这4个。其中,照相机的位置如图1(b)的表1007、以及图1(c)所示,利用跟踪1008(左右地水平移动)、升降1009(铅直移动)、推拉1010(前后地水平移动)进行调节。此外,照相机的方向如图1(d)所示,利用摇镜头1011(以照相机为中心沿水平方向旋转)、仰俯1012(以照相机为中心沿铅直方向旋转)来调节。此外,照相机的旋转如图1(d)所示,利用旋转1013(以光轴为中心旋转)来调节。照相机的视角通过推拉1010、变焦1014来调节。在变焦中,使用变更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的光学变焦、和通过图像处理的电子变焦。以上,取景是通过从跟踪1008到变焦1014这7种摄影技巧由摄影者决定的。
变焦以外的6个摄影技巧(从跟踪1008到旋转1013)是通过摄影者移动照相机来执行的。另一方面,调节视角的变焦1014需要摄影者对照相机指示是将视角扩大还是缩小、其比例是怎样的,一般使用拨盘操作(例如参照非特许文献1)。即,当前市售的静像照相机1101及电影摄影机1102搭载多焦点透镜1103,能够通过如图2(a)所示那样使透镜壳体1103旋转、或如图2(b)所示那样使透镜壳体1103滑动、或者如图2(c)所示那样使按钮1106滑动、或者如图2(d)所示那样使拨盘1107旋转等来进行视角变更。此外,在取景的确认中,如图2(e)及图2(f)所示那样利用取景器1108,摄影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摄影图像。
非特许文献1: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istDs使用说明书(48页),[平成17年11月7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pentax.cojp/japan/support/man-pdf/istds.pdf>
发明内容
但是,以往的取景在操作性的方面具有如下的问题。
第1问题是,在图1所示的7种摄影技巧之中,只有变焦1014从其他摄影技巧中脱离,为了按照摄影意图调节取景而需要某种程度的训练。图3是表示摄影者1201一边从被摄体1202的侧面向正面环绕、一边连续地提高摄像机1102的摄影倍率(放大)的摄影例的图。这里,图像IC1、图像IC2、图像IC3表示在摄像机1102的取景框1108中映出的摄影图像,分别对应于摄影倍率1倍、2倍、4倍。在该摄影例中,摄影者需要一边通过身体的移动和旋转进行跟踪和摇镜头一边同时通过拨盘操作进行变焦。同时执行摄影者身体的移动和旋转这样的身体控制、和拨盘操作这样的对设备的指令输入并不容易,特别在希望有直觉的操作性的民生用途中成为较大的课题。
第2问题是,拨盘操作本身并不是直觉的操作。即,摄影者使透镜壳体旋转或滑动的方式是与多焦点透镜的机构匹配的操作方法,摄影者需要配合照相机的机构来学会操作方法。此外,在按钮及拨盘操作中,需要使滑动或旋转的方向与放大·缩小的方向对应,不能说是直接反映想要将场景整体取入、或者将特定的对象的细节部分取入的摄影意图的操作方法。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不与其他摄影技巧脱离、并能够直接反映摄影意图而进行摄影的摄影装置、便携终端装置、摄影方法及程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摄影装置,根据与被摄体的位置关系调节摄像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摄影部,利用多焦点透镜对被摄体进行摄影;距离计算部,提取包含在由上述摄影部摄像的图像中的基准图形,基于规定时间的上述基准图形与当前时刻的上述基准图形之间的差异,计算从该摄影装置到被摄体的距离;焦点距离计算部,基于到上述被摄体的距离,计算上述多焦点透镜的焦点距离;以及焦点距离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上述多焦点透镜的焦点距离与由上述焦点距离计算部计算出的焦点距离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8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