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7720.0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有司;永泽收;菅原智博;田浦照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04;B62D2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卡车、轿车、公共汽车等前柱的上部接合到车顶头部部件及车顶侧面部件上的构造以及将前柱的柱内侧面板的下部接合到前围内侧面板上的构造。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申请了车辆前部构造的专利,其中,前拐角部件的前柱设置在车窗挡风玻璃的侧缘和侧面玻璃的前缘之间,所述前柱通过接合柱内侧面板和柱外侧面板而形成为筒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该车辆前部构造中,如图20所示,在柱外侧面板132的上端一体地形成有车顶面板145,前围外侧面板163一体地形成在柱外侧面板132的下端。此外,侧面内侧面板146接合到柱内侧面板131的上端,前围内侧面板161接合到柱内侧面板131的下端。另一方面,设置在柱外侧面板132的前缘上的外前侧凸缘132b与设置在柱内侧面板131的前缘上的内前侧凸缘131b接合,设置在车顶面板145的前缘上的车顶前侧凸缘145c与设置在头部内侧面板144的前缘上的头部前侧凸缘144b接合。此外,设置在前围外侧面板163的上缘上的前围外侧凸缘163a与设置在前围内侧面板161的上缘上的前围内侧凸缘161a接合。
另一方面,如图21及图22所示,公知的有下述前柱217的上部接合构造:前柱217的柱内侧面板231的上部、车顶头部部件241的头部内侧面板244的侧端部以及车顶侧面部件242的侧面内侧面板246的前端部通过上部接合面板243彼此接合起来。该上部接合构造中,柱内侧面板231的上部接合在车顶侧面部件242的侧面内侧面板246的前端上。此外,通过上述上部接合面板243,柱内侧面板231的上部、侧面内侧面板246的前端部以及车顶头部部件241的头部内侧面板244的侧端部被彼此接合起来。此时,上部接合面板243从柱内侧面板231设置在驾驶室外侧。
此外,还公知有下述前柱217的下部接合构造:如图23及图24所示,前柱217的下部与前围内侧面板261的侧端部通过下部接合面板262接合。该下部接合构造中,柱内侧面板231具有设置在驾驶室内侧的柱内侧主体231a和连续地设置在柱内侧主体231a的前缘上的内前侧凸缘231b。该内前侧凸缘231b沿着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并且向该玻璃的宽度方向中央延伸地设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286981号(权利要求2,第0019段,图2、图3)
但是,在上述已有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中,如图20所示,上部槽口部146b形成在侧面内侧面板146的侧面端部凸缘146a上,下部槽口部161b形成在前围内侧面板161的前围内侧凸缘161a上,所以应力可能集中在这些槽口部146b、161b上。
此外,在上述已有的前柱的上部接合构造中,如图21及图22所示,由于上部接合面板243设置在柱内侧面板231的驾驶室外侧,所以如果不设置上述那样的上部槽口部146b(图20),柱内侧面板231的内前侧凸缘231b的上端与上部接合面板243会干涉,不能将内前侧凸缘231b的上部延伸到侧面内侧面板246的前端部。因此,如果将前柱217做得细以从坐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看时提高对远离前柱217的一侧的辨认性,则有前柱217上部的接合强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上述已有的前柱的下部接合构造中,除了需要上述下部槽口161b外,还存在下述问题:如果将前柱217做得细以从坐在驾驶席的驾驶员看时提高对远离前柱217的一侧的辨认性,则前柱217的下部的接合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部构造,其中,应力不会集中在前柱的上部接合部和下部接合部上,即使前柱做得细也能够提高前柱的上部和下部的接合强度。
方案1的发明,如图2~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车辆前部构造的改进,其中前柱17的上部经由上部接合面板43接合到车顶头部部件41的侧端部和车顶侧面部件42的前端部上。
本发明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前柱17设置在风挡玻璃13的侧缘与侧门14的前缘之间,并且通过柱内侧面板31与柱外侧面板32的接合形成为筒状,车顶头部部件41沿着风挡玻璃13的上缘设置,并且通过头部内侧面板44与车顶面板45的接合形成为筒状或者大致筒状,车顶侧面部件42沿着侧门14的上缘设置,并且通过侧面内侧面板46与车顶形成部件45的接合形成为筒状或者大致筒状,上部接合面板43设置在柱内侧面板31的驾驶室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7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噪声去除设备及噪声去除方法
- 下一篇:流态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