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空心针的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6048.3 | 申请日: | 2006-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L·韦贝尔-富勒;D·韦贝尔-富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福(国际)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06 | 分类号: | A61J1/06;B65D1/0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心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纳药物以及将药物排出到施给装置内的容器、该容器的制造和应用以及所属的施给装置。药物例如涉及需要在肠胃外施给的药物,但是也涉及口服的或局部的药物。按本发明的容器具有包套的特别有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药物的肠胃外的施给,也就是避开哺乳动物的肠子的施给的情况下,通常通过注射或输注进行。注射理解为借助于注射器和空心针将液体的无菌的药物直接施给到组织或血管系统内,在此避开肠胃部分。输注涉及较大量的(含药物的)液体缓慢地、通常逐滴地流入体内。
药物,例如需要肠胃外施给的药物,通常在其制备之后装入一个容器,该容器可以接纳一个或多个部分/剂量。该容器称为外包装。
作为外包装已知玻璃安瓿,它可以用专用的安瓿锯打开或者它为了打开的目的而设有一个解裂槽。安瓿的内容物必须输送到一个适用于施给的容器、例如注射器中。另外通常还需要有残留液体保留在安瓿中,因为否则在拔出注射器时可能不利地导致抽吸空气。另外安瓿与包含于其内的残余液体的随后封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作为其它容器由现有技术已知所谓的穿刺安瓿(药水瓶)。它用一个注射器在一个为此设定的部位上刺入,并且注射器然后抽吸位于容器内的液体。这种与容器关联的方法是非常耗费的,因为安瓿不能直接用于施给,而是内容物必须从安瓿中输送到一个适用于施给的容器,例如前述注射器。安瓿的打开和穿刺以及紧接着的必须的向一个适用于施给的容器的输送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证实是不利的,此时必须时间紧迫地进行施给。
如今也直接填充到一个注射器内,它为了施给而设有一个套上或粘入的细套管。通过挤压在注射容器中活动地支承的活塞,液体从容器中通过细套管注射到施给位置。该注射器具有的缺点在于,它由于 多件式的结构是相对较贵的。为了也在较长的储存持续时间之后保持功能性,活塞和注射容器设有涂层,例如硅树脂。因此一种物质和药物一起进行储存和施给,该物质与药物的真正的作用无关并且例如在具有高pH值的药物中甚至产生不利影响。
连同一般在安瓿、药水瓶或成品注射器中以及在输注瓶或输注袋中填充的肠胃外的药物,也部分在安瓿或药水瓶中保存非肠胃外施给的药物,因为它们在施给之前例如必须和水混合。
由US 4 926 915已知一种试管形式的容器。其中公开的试管体现安瓿或穿刺安瓿的简化,因为注射器可以直接安装和灌注。作为连接至试管的连接机构建议一种呈锥形地朝内锐角地延伸的表面。
GB 800 455 A公开了两个试管连接成一个相对的内容物排出端。没有规定与施给装置的连接。
US 4 926 915 A另外公开一种试管形的容器,包括一个用于与安瓿连接的鲁尔接头(Luer-Anschluss)。同样没有规定与施给装置的连接。
在US 2003/0010795 A1中显示一种容器,它构成为使得液体的触发的排出自动延续。
US 4 328 912描述一种可萎陷的容器,它能够由于阀的特殊结构而自动执行液体的排出。
US 2003/0015605 A1描述了一种填充液体的容器,其中在压力作用下在克服初始阻力之后才冲击式地触发排出。
发明内容
因此在上述缺陷的背景之前,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接纳和排出药物的容器或者具有所属的施给装置的容器,它们分别简化药物的施给以及与施给装置的连接并且结构比较简单。
上述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容器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有利的制造方法以及有利的应用是并列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本发明的用于接纳和排出药物的容器设有一个单件式的包套,该包套除了用于排出药物的开口之外是封闭的。该容器另外这样构成,使得在改变整个包套或者包套的一个区域时实现药物从开口中排出。药物例如在溶液或其它液体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粘度。例如涉及一种需要肠胃外施给、口服或局部施给的药物。
按本发明,包套的改变与药物的排出相关联。例如包套由于材料选择并且尤其是在相对大容积的包套中构成为萎陷的,也就是说,在借助于毛细力和/或由于重力作用排出药物时,因在容器中形成的负压导致包套的至少部分的萎陷并且从而发生包套的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福(国际)股份公司,未经维福(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