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屏的保护盖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5832.2 | 申请日: | 200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D·J·E·贝梅尔曼斯;I·巴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赵辛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屏 保护 | ||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柔性显示屏。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柔性显示屏的保护盖。
使用柔性显示屏的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可被设计成只有两个主要结构。第一主要结构是在开启位置的柔性显示屏和壳体的结构构造,以此壳体可视地暴露柔性显示屏的全部操作视野(operating view)。第二主要结构是在闭合位置的柔性显示屏和的壳体的结构构造,以此壳体可视地暴露柔性显示屏的部分操作视野。在闭合位置,装置可以被贮藏起来,以此柔性显示屏的部分操作视野可能需要被保护以防止物理损坏(如刮擦或折弯)。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盖,该盖响应柔性显示屏和壳体在闭合位置中所进行的结构构造而手动或自动地防止对柔性显示屏的部分操作视野的物理损坏。
结合附图和下文的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详细的描述和附图仅表示本发明,而非限制由附加的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图1和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的开启位置的方框图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和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的闭合位置的方框图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盖连接到收卷机构上的透视图;
图6和图7分别图示了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的图1至图4中的装置的商用实现的示范性透视俯视图。
本发明以使用柔性显示屏的装置(如个人数位助理、移动电话等)为前提,该装置设计成仅具有两个主要结构。第一主要结构是在开启位置的柔性显示屏和壳体的结构构造,以此壳体可视地暴露柔性显示屏的全部操作视野。第二主要结构是在闭合位置的柔性显示屏和的壳体的结构构造,以此壳体可视地暴露柔性显示屏的部分操作视野。
实际中,本发明不对装置的主要结构构造进行任何限制或限定,例如,本发明不限制或限定柔性显示屏和/或壳体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切换装置所需的运动类型(如,壳体的两个单元的侧面或旋转位移与柔性显示屏的对应转动/展开,或柔性显示屏的转动/展开相对于可视地暴露柔性显示屏的操作视野的壳体的平台的侧面或旋转位移)。因此,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装置10的下述描述不限制或限定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主要结构构造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装置10采用包括驱动壳体单元12和旋转壳体单元13的壳体。柔性显示屏(FDS)11的驱动末端通过驱动壳体单元12的沟槽延伸,以因此与驱动电子设备(DE)14电性通讯。柔性显示屏12的转动末端通过旋转壳体单元13的沟槽延伸,以因此旋转连接到位于旋转壳体单元13内的可伸缩收卷机构(RM)15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在结构上构造处于开启位置的柔性显示屏11和壳体,装置的使用者握持和反向拉动壳体单元12和13,以将柔性显示屏11从收卷机构15展开,以此使柔性显示屏11的全部操作视野可视地暴露给装置的一个或多个使用者。相反,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在结构上构造处于闭合位置的柔性显示屏11和壳体,装置的使用者握持并将壳体单元12和13朝向彼此收回,以因此转动位于收卷机构15内的柔性显示屏11,借此使柔性显示屏11的部分操作视野可视地暴露给装置的一个使用者或多个使用者。
提供透明盖16以防止对柔性显示屏的部分显示的物理损坏。如图2所示,当柔性显示屏11和壳体为开启位置的结构构造时,盖16从转动壳体单元垂直延伸。如图4所示,当柔性显示屏11和壳体为闭合位置的结构构造时,盖13从转动壳体单元水平延伸。
在手动的实施例中,盖16旋转连接到转动壳体单元13上,以实现盖16随着柔性显示屏11的往复而手动旋转。
在一个自动的实施例中,盖16可操作地与壳体单元12和13之间的相对移动相连接,这样随着壳体单元12和13被朝向彼此拉回,盖16朝向柔性显示屏11旋转,并且随着壳体单元12和13被彼此拉动远离,盖16旋转远离柔性显示屏11。
在第二自动的实施例中,盖16可操作地连接到收卷机构15上,如图5所示,这样随着柔性显示屏11绕着收卷机构15转动,盖16朝向柔性显示屏11旋转,随着柔性显示屏11从绕着收卷机构15展开,盖16旋转远离柔性显示屏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未经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5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装元件馈送器
- 下一篇:电子部件安装器和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