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镶铸的部件、气缸体和用于制造气缸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5007.2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典孝;平野雅挥;高见俊裕;柴田幸兵;山下信行;三原敏宏;斋藤仪一郎;堀米正巳;佐藤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4/04 | 分类号: | C23C24/04;F02F1/10;B22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柴智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部件 缸体 制造 气缸套 方法 | ||
1.一种用于镶铸的部件,所述部件具有通过镶铸而被包围在铸造金属内的外圆表面,其中在所述外圆表面上通过冷喷涂方法形成有金属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镶铸的部件,其中所述金属覆层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镶铸的部件,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铝、铝合金、铜和铜合金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镶铸的部件,其中所述金属覆层由熔点比所述铸造金属的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镶铸的部件,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锌、锌合金、锡、锡合金、铅、铅合金、锑和锑合金中的任一种。
6.一种接合到内燃机的气缸体上的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包括:
气缸套本体,所述气缸套本体具有外圆表面,所述外圆表面通过镶铸而被包围在用于形成所述气缸体的铸造金属内;和
金属覆层,所述金属覆层通过冷喷涂方法形成在所述外圆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气缸套的所述外圆表面具有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的每一个具有收缩的形状并由所述金属覆层覆盖,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为满足下列条件(a)和(b)中的至少一个:
(a)所述突起部的高度为0.5至1.5mm;和
(b)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外圆表面上的数量为每平方厘米5至60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为满足下列条件(c)和(d):
(c)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的由三维激光测量装置获得的等高线图中,由高度为0.4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的总面积与整个所述等高线图的面积之比等于或大于10%;和
(d)由高度为0.2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的总面积与整个所述等高线图的面积之比等于或小于5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为满足下列条件(c′)和(d′):
(c′)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的由三维激光测量装置获得的等高线图中,由高度为0.4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的总面积与整个所述等高线图的面积之比为10%至50%;和
(d′)由高度为0.2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的总面积与整个所述等高线图的面积之比为20%至5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为满足下列所有条件(e)和(f):
(e)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的由三维激光测量装置获得的等高线图中,由高度为0.4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相互独立;和
(f)由高度为0.4mm的等高线所包围的各个区域的总面积为0.2mm2至3.0mm2。
11.一种内燃机的气缸体,所述气缸体通过对金属进行铸造而形成,其中在所述金属内通过镶铸而包围有气缸套,从而所述气缸套接合到所述气缸体上,所述气缸套的接合到所述气缸体上的外圆表面具有通过冷喷涂方法形成的金属覆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金属是铝或铝合金。
13.一种用于制造气缸套的方法,所述气缸套通过镶铸而被包围在形成内燃机的气缸体的气缸体材料内,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圆筒状的气缸套本体;和
通过冷喷涂方法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外圆表面上形成金属覆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金属覆层包括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上形成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覆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金属覆层包括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上形成由铝、铝合金、铜和铜合金中的任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覆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金属覆层包括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上形成由熔点比所述气缸体材料的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覆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金属覆层包括在所述气缸套本体的所述外圆表面上形成由锌、锌合金、锡、锡合金、铅、铅合金、锑和锑合金中的任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50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音测试装置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