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的纳米LiFePO4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23725.6 | 申请日: | 2006-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德拉考特;菲利普·波伊佐特;克里斯蒂安·马斯克利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米科尔公司;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H01M4/5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陆锦华 |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 纳米 lifepo sub | ||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更具体的是涉及在非水的电化学电池中,电位相对于Li+/Li高于2.8V下运行的正极电极材料。特别是,本发明涉及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的、具有提高的电化学性能的纳米结晶无碳的橄榄石型LiFePO4粉末。
锂二次电池在消费电子中被广泛应用。它们得益于Li的重量轻和其强还原特性,使其在已知的可充电电池系统中提供最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根据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性质,锂二次电池有各种构造。
目前的商用锂离子体系中,通常分别采用LiCoO2和碳石墨作为正极和负极,溶解了LiPF6的EC/DEC/PC作为液态电解液。该电池的理论电压与正极和负极处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自由能之间的差异有关。因此,正极需要的是固体氧化物。目前,备选的材料或是层状的LiMO2氧化物(M是Co,Ni和/或MN),或是3维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各种这些氧化物的Li脱嵌,伴随着M3+氧化成M4+,发生在相对于Li+/Li在3.5和5V之间。
在US5,910,382中,使用(XO4)n-聚阴离子的3维框架结构被提议作为LiMxOy氧化物的可行替代物。在这些化合物中,橄榄石型LiFePO4看来是最好的候选者,因为Fe3+/Fe2+的电位位于相对于Li+/Li在3.5V的诱人数值。Padhi等人在J.Electrochem.Soc.144(4)(1997),1188中的开创性工作,证明在Ar气氛下,由Li2CO3或者LiOH·H2O、Fe(III)醋酸盐和NH4H2PO4·H2O起始,通过800℃下固态反应合成的橄榄石型LiFePO4中的Li+离子可以可逆的引出和嵌入。主要由于电的限制,无论使用的充电或者放电率如何,活性材料的容量都只有理论容量171mAh/g的60%到70%。现在确实知道,所使用的高合成温度(例如700℃以上)导致了大颗粒的形成,其离子和电子传导率是限制因素。
更多的近来的工作致力于消除电子传导率限制。这个可以通过用传导相包覆LiFePO4颗粒来达到。除了基本的物理技术例如在WO02/099913中披露的将LiFePO4和碳黑一起球磨外,其他的合成路线在于通过前体和碳的均一混合物的退火来形成碳包覆的LiFePO4,如EP1184920和US 6,855,273所披露。还发展了更复杂的方法,例如在Huang等,Electrochem.Solid State Lett.4(10),A170-A172(2001)和WO2004/001881中,LiFePO4和周围的传导性碳包覆是共同形成的。
然而,尽管有所有这些改进,但关系到碳包覆的LiFePO4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的两个重要的问题仍未解决。第一个问题已由Chen等人在J.Electrochem.Soc.149(2002),A1184中描述了,文章表明LiFePO4粉末中存在的碳对于粉末的振实密度有着强烈的影响,只含有2wt%碳的碳包覆LiFePO4将振实密度减少了2倍,因此导致其能量密度只有那些标准材料例如LiCoO2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米科尔公司;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尤米科尔公司;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3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C和金属氧化物包覆LiFePO<sub>4</sub>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蛋白改性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正极材料
- 壳聚糖改性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正极材料
- AlPO<sub>4</sub>修复包覆LiFePO<sub>4</sub>/C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钴酸锶镧与碳复合包覆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铈掺杂钴酸锶与碳共同包覆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纳米LiFePO<sub>4</sub>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
- 一种LiFePO<sub>4</sub>前驱体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liFePO4/CNTs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 提高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