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途通信设备的分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3146.1 | 申请日: | 2006-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R·沃格特;M·利普科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CCS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江;魏军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途 通信 设备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长途通信设备的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DE 195 37 529 C1和DE 202 00 746 U1已知,被设计为分配器负载的长途通信设备的分配装置,其除了引线元件外还具有功能元件。上述已公开的分配器负载具有用于连接接入或接出电缆芯线的接触元件,其中,引线元件的引线通道与所述已公开的分配器负载的上部和下部的功能元件相连,引线通道以引线平面形式存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分配器负载因此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引线平面,其中,带接触元件的功能元件定位于两个引线平面之间。在根据DE 202 00 746 U1的分配器负载中,在功能元件的一侧布置了一个引线平面,而另一侧布置了两个引线平面。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分配器负载共同点在于,带接触元件的功能元件与引线元件的构成引线平面的引线通道分布在不同平面中。因此这种分配器负载需要一定的空间,尤其是在多个分配器负载需要三明治式相互叠加组成一分配器模块时。在这种分配器模块中,通常有多个引线平面在相邻的功能元件之间延伸。相关内容例如可以参照EP0 966 844 B1。
为了确保实现更高的包装紧密度,极其需要将分配装置(例如为分配器负载)的空间需求降低到最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上述问题出发,提供一种长途通信设备的新型分配装置。
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分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引线元件和功能元件分布在同一平面中。
相对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分配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分配装置可以降低结构高度,其原因在于,功能元件和相应引线元件的、与所述功能元件共同作用的引线通道处于同一平面中。一个功能元件的接触元件因此定位在由引线元件的、与所述功能元件共同作用的引线通道或引线平面定义的平面上。这与具有两个引线平面、且功能元件以三明治状位于两个引线平面之间的功能负载相比,可以使结构高度减少约三分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改进方案,功能元件定位在引线元件前面,从而使所述引线元件的前壁与所述功能元件的后壁毗连,其中,引线通道从所述引线元件的一个侧壁向该引线元件的前壁延伸,以及其中,所述功能元件的用于接触或连接电缆芯线的接触元件定位在功能元件内与所述引线元件前壁相邻的位置。
上述接触元件优选在与上述引线元件前壁相邻的第一末端上具有切削接线柱(Schneidklemme),所述切削接线柱用于接触一条通过所述引线元件连接到所述功能元件的电缆芯线,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在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对的第二末端上具有一个插座,所述插座用于连接插头的触头,而所述连接插头可以从所述功能元件的前壁插入所述功能元件,从而建立起电缆芯线之间的接触,所述芯线通过上述引线元件接入所述功能元件以及通过所述功能元件的后壁进入所述功能元件。
附图说明
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下面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分配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分配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3为图2中根据本发明的分配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为图2中根据本发明的分配装置的功能元件的接触元件与一电缆芯线;
图5为图4中的接触元件的分解视图;以及
图6为图2中根据本发明的分配装置的连接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参照图2至图6详细介绍本发明之前,首先参照图1介绍一个现有技术已知的分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CS技术公司,未经CCS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3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