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负载特别在港口等区域提升集装箱所用的门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2371.3 | 申请日: | 200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L·凡图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珍利亚起重机设备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2 | 分类号: | B66C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意大利雷***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负载 特别 港口 区域 集装箱 所用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升负载、特别是在港口等区域中提升集装箱所用的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情况为:在货物加载和卸载区域例如港口中最常用的门式起重机是包括成对的或多或少的竖向门架(或支腿)的升降机,所述竖向门架支承水平梁式上部构造,配备有负载提升装置的台件沿着所述上部构造运行。
一种特定类型的门式起重机-即所谓的RTG橡胶轮胎式门式起重机具有安装在两个门架基座处的多个橡胶制操纵轮,其可由马达驱动,这样可使起重机易于在货物加载和卸载区域中移动。
鉴于这些起重机的相当大的尺寸,更不用说它们不可被忽略的重量,这些起重机通常通过海运从生产商运送至用户,它们在适宜大小的商用船甲板上被完全拆卸或完全组装。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这些已知类型的起重机存在多种令人烦心的缺陷。
运送这种完全拆卸的起重机实际上要承受较高的成本,这是因为在输送之前不能对其进行检查和测试(除非在装船前将其组装和重新组装),然后在最终目的地对其进行组装,在目的地处对于精确且安全地执行组装工作来说,条件并不总是最好的。
如果在完全组装的状态下输送门式起重机,必须进行艰辛的研究来找到将其布置在甲板上的最优方式,从而减小起重机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将尽量多的起重机装载到甲板上,由此降低运输成本。
尽管如此,在甲板上仍存在许多未用到的空间,这些空间通常不可能用于承载其他货物,这是因为除与组合运输相关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在航运过程中设备之间具备空隙的需要。
这些缺陷决定了较高的运费对各个起重机的最终成本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提升负载特别用于在港口等区域提升集装箱所用的门式起重机,这种门式起重机在海运过程中其尺寸减小,而使得能够装载更多的起重机,从而降低了运费成本,且不会对在装船之前所进行的控制和测试造成任何损害。
作为该技术目的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利用更易于实施、安全和有效操作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简单结构来实现前述目的。
该目的和这些目标均是通过用于提升负载特别是在港口等区域中提升集装箱所用的这种门式起重机来实现的,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用于至少一个大体水平延伸的上部结构的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支承门架,负载提升装置与所述上部结构相连,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第一可移动块装置置入与所述第二门架相间隔的至少一个构造中以及置入靠近所述第二门架的至少一个构造中而使所述第一门架与所述上部结构相连。
附图说明
从下面对门式起重机的非排他性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可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以非限定性示例的形式显示了用于提升负载特别用于在港口等区域中提升集装箱的门式起重机,其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起重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起重机的门架以相间隔的结构布置;
图2所示为图1中的起重机的门架以相靠近的结构布置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一些图1中显示的起重机装载到船上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起重机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起重机的门架以相间隔的结构布置;
图5所示为图4中的起重机的门架以相靠近的结构布置的正视图;
图6所示为图4中的起重机在其上部结构的第一部分被转动时的正视图;
图7所示为图4中的起重机准备被装载到船上时的正视图;
图8所示为一些图4中显示的起重机装载到船上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这些附图的具体参考标识,用于提升货物特别用于在港口区域中提升集装箱的门式起重机总体上由参考标识1来指示。
起重机1包括大体上竖向的第一门架2和第二门架3,所述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支承水平延伸的上部结构4。
两个或多个轨道安装在所述上部结构4上,滑动的负载提升装置5与所述上部结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珍利亚起重机设备股份公司,未经维珍利亚起重机设备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2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