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含氟聚合物的叠层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0930.7 | 申请日: | 2006-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赫尔;约瑟夫·G·沃尔顿;马里亚·P·狄龙;戴维·B·雷德蒙;马克·W·穆格利;托马斯·J·布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8;B32B27/32;B32B27/36;F24J2/50;H01L3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聚合物 材料 | ||
1.一种多层膜,该多层膜包含:
半结晶含氟聚合物第一外层,其拉伸模量小于100,000psi;
聚酯中间层,根据ASTM 2305-02测定,当将所述的聚酯中间层在150℃下保持15分钟时,其收缩率小于1%;
烯烃聚合物第二外层,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和所述第二外层结合在所述中间层的相背的两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包含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构成的共聚单元。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包含由四氟乙烯和乙烯构成的共聚单元。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所述多层膜还包含连接层,该连接层被施加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被施加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者既被施加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又被施加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中间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二外层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单元。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二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外层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之和的二倍,或者所述第二外层的厚度约为所述第一外层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之和的二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多层膜的厚度大于15密耳。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含氟聚合物的拉伸模量小于80,000psi。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根据ASTM 2305-02测定,当将所述多层膜在150℃下保持15分钟时,其收缩率小于1%。
11.一种多层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a)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聚酯第一中间层,其中根据ASTM 2305-02测定,当将所述第一中间层在150℃下保持15分钟时,其收缩率小于约1%;
(b)施加半结晶含氟聚合物第一外层,该第一外层能够与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一表面结合,并且该第一外层的拉伸模量小于100,000psi;
(c)将烯烃聚合物第二外层施加到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烯烃聚合物能够与所述第二表面结合;以及
(d)通过施加能量、机械力、或者既施加能量又施加机械力,使得所述各层结合,从而形成所述的多层膜。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包含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构成的共聚单元。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包含由四氟乙烯和乙烯构成的共聚单元。
14.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5.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外层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单元。
16.权利要求1 I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连接层施加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施加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者既施加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又施加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
17.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层和所述第二外层是通过挤出而施加的。
1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膜的制品,该多层膜被施加于基底上。
19.权利要求1 8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基底是太阳能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09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