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施内窥镜或关节镜手术的钳子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0520.2 | 申请日: | 200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S·利夫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维医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施 内窥镜 关节 手术 钳子 | ||
本申请要求临时申请序列号为60/676,645和60/717,074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文献在此作为参考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今天的内窥镜和关节镜手术器械(endoscopic and arthroscopicsurgical instruments)包含多种不同的设计。例如,虽然所有的器械都被设计成能够实施相同的功能,但是每种器械都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便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好的途径来实施手术。例如,一对钳子可包括从一对把柄延伸的管。导片设置在管的一端以便实施手术。管在一对钳子的刀片附近向上弯曲,以便将病人身上的所需入口提供给外科医生来进行第一次切割。然而,如果外科医生需要在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实施第二次切割,外科医生就必须使用另外一对不同的钳子,钳子的管弯曲到不同取向。
基于以上方面,容易与手术室的目前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手术室内必须以高成本保持大量特殊器械的存货。管理和维持此存货成本高且复杂。器械之间因缺乏灵活性而直接增大了每个手术成本,同时维持各种不同的器械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和无菌设施及容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钳子的剖面侧视图;
图2是尖端组件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绳索处于尾部位置,而尖端组件的尖端内的刀片处于闭合位置;
图3是尖端组件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绳索处于前方位置,而刀片处于开放位置;
图4是管组件的剖面侧视图,其中刀片处于开放位置;
图5是刀片的剖面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A-A面所作的刀片的剖面前视图;
图7是刀片的底视图;
图8是尖端的剖面侧视图;
图9是尖端的底视图;
图10是绳索的侧视图;
图11是绳索的底视图;
图12是绳索的侧视图,表示出绳索保持器装配到绳索的绳索端部;
图13是绳索的底视图,表示出绳索保持器装配到绳索的绳索端部;
图14是主体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15是主体组件的剖面前视图,表示出啮合管组件适配器的锁件;
图16是主体组件的剖面前视图,表示出压下的活塞和从管组件适配器上脱开的锁件;
图17是活塞的剖面侧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A-A线所作的活塞的剖面前视图;
图19是锁件的顶视图;
图20是锁件的侧视图;
图21是锁件的剖面图;
图22是锁件的底视图;
图23是绳索保持器的顶视图;
图24是绳索保持器的剖面侧视图;
图25是绳索保持器的端视图;
图26是另一主体组件的剖面前视图,表示出活塞处于松弛位置,锁件与管组件的适配器啮合;
图27是图26的主体组件的剖面前视图,表示出活塞被压下,锁件与管组件的适配器脱开;
图28是抓取机构组件的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出闭合位置的筒夹爪;
图29是抓取机构组件的部分剖面侧视图,表示出开放位置的筒夹爪;
图30是是抓取机构组件的部分剖面顶视图,表示出闭合位置的筒夹爪;
图31是抓取机构组件的部分剖面顶视图,表示出开放位置的筒夹爪;
图32是钳子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其中把柄闭合,管组件的刀片处于闭合位置;
图33是钳子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其中把柄开放,管组件的刀片处于开放位置;
图34是钳子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其中把柄伸展到加载位置,用于将管组件移动或插入主体组件;
图35是钳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插入主体组件的吸气单极电极;
图36是钳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插入主体组件的吸气双极电极;
图37是钳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插入主体组件的抓取组件的指部和电极柱;
图38是钳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抓住电极柱已将电极保持在主体组件内的抓取组件的指部;
图39是钳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表示出插入主体组件的吸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整个几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钳子通常用40表示。钳子40用于在内窥镜或关节镜类手术过程中实施多种操作过程。一种通用的操作过程是切割。然而,诸如,它们能够用来实施其它类操作过程例如抓取、操纵或烧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维医药公司,未经博维医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0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