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9302.7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久曾神宏;松元秀树;梶本雅人;山名千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3/24 | 分类号: | G06F13/24;G06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特别是涉及能够简化中断处理、缩短中断处理所需时间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图1是表示具备使用描述符70(图3)进行DMA(Direct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的网卡的个人计算机(下面称为个人电脑)1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1所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通过总线14连接到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CPU11按照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或者记录在记录部18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
例如,CPU 11将设为DMA传送对象的存储在RAM 13的包区域32中的包的地址等作为描述符70而存储到RAM 13的描述符区域31(后述),由此使该包DMA传送到网卡19。即,描述符70是用于使网卡19执行DMA传送处理的信息。
另外,CPU 11在RAM 13的指针信息区域33中存储表示下一个存储描述符70的描述符区域31的地址的CPU设置指针(CPU set pointer)。CPU 11响应于从网卡19提供的中断信号,作为与存储在网卡19中的表示中断信号的产生原因(状态)的中断状态对应的中断处理,例如对于与已经由网卡19执行的DMA传送处理对应的描述符70所利用的RAM 13(的包区域32),进行释放等DMA传送完成处理。而且,CPU 11在RAM 13的指针信息区域33中存储CPU清除指针(CPU clear pointer),该CPU清除指针表示与进行了DMA传送完成处理的包区域32对应的描述符70的下一个描述符70(与下一个设为DMA传送完成处理对象的包区域32对应的描述符70)的地址。CPU 11清除(解除)存储在网卡19中的中断状态。
RAM 13由存储描述符70的描述符区域31、存储成为DMA传送对象的包的包区域32、以及将CPU设置指针和CPU清除指针作为指针信息而存储的指针信息区域33等构成。
在CPU 11上还通过总线14连接有输入输出接口15。在输入输出接口15上连接有由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输入部16、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CRT(Cathode Ray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构成的输出部17。CPU 11对应于从输入部16输入的指令而执行各种处理。然后CPU 11将处理结果所得到的图像、声音等输出到输出部17。
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上的记录部18例如由硬盘等构成,记录CPU 11所执行的程序、各种数据。网卡19进行DMA传送。具体地说,网卡19根据存储在RAM 13的描述符区域31中的描述符70,读出存储在RAM 13的包区域32中的包,将该包通过未图示的网络发送给其它装置。另外,网卡19通过未图示的网络接收包,并存储到RAM 13。
此外,下面只说明网卡19进行DMA传送、并发送其结果所得到的包的情况,但是关于包的接收也同样地进行。
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5上的驱动器20在安装有磁盘、光盘、磁光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21时对它们进行驱动,取得记录在那里的程序、数据等。根据需要将所取得的程序、数据传送到记录部18并记录。
图2是表示图1的网卡19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2的网卡19由描述符信息保持部51、描述符控制部52、包通信部53、中断产生部54、以及中断状态保持部55构成。
在描述符信息保持部51中预先保持(存储)有RAM 13的描述符区域31的开头地址(下面称为描述符开头地址)和可存储到描述符区域31中的描述符数。由此,描述符控制部52能够根据描述符开头地址和描述符数来访问RAM 13的描述符区域31。
另外,从图1的CPU 11将作为存储在指针信息区域33中的指针信息的CPU设置指针和CPU清除指针提供给描述符信息保持部51并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