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9141.1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胜见佳正;藤井泰树;木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 ||
1.一种除湿装置,其具有:
从供给空气进行吸湿并对加热空气放出水分而进行再生的除湿转子;
对所述除湿转子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
使再生空气循环到所述除湿转子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
加热供给所述除湿转子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以及
具有形成所述循环路径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将薄板状的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通过与所述导热板一体形成的间隔肋部而保持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隔,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所述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2.一种除湿装置,其具有:
从供给空气进行吸湿并对加热空气放出水分而进行再生的除湿转子;
对所述除湿转子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
使再生空气循环到所述除湿转子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
加热供给所述除湿转子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以及
具有形成所述循环路径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将薄板状的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将所述导热板的通路开口部以外的端面相邻彼此熔接而确保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的气密性,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所述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3.一种除湿装置,其具有:
从供给空气进行吸湿并对加热空气放出水分而进行再生的除湿转子;
对所述除湿转子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
使再生空气循环到所述除湿转子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
加热供给所述除湿转子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以及
具有形成所述循环路径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将薄板状的导热板每隔一层以不同的间隔层叠多个,在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所述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空气通路侧的层叠间隔比所述冷却空气通路侧的层叠间隔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通路侧的层叠间隔比所述再生空气通路侧的层叠间隔宽。
6.一种除湿装置,其具有:
从供给空气进行吸湿并对加热空气放出水分而进行再生的除湿转子;
对所述除湿转子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
使再生空气循环到所述除湿转子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
加热供给所述除湿转子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以及
具有形成所述循环路径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将薄板状的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从层叠方向靠压所述导热板的各个而提高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和所述冷却空气通路的气密性,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所述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层叠状态的所述导热板用轮状体紧绑,从而将所述导热板的各个靠压保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导热板以层叠状态收纳在宽度尺寸比所述导热板的层叠结束尺寸小的收纳部中,从而将所述导热板的各个靠压保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导热板一体形成的间隔肋部来保持所述导热板的层叠间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热板一体形成在所述再生空气通路内突设的引导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1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