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8930.3 | 申请日: | 2006-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恩尼奥·卡尔代拉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卜提奇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02;H01H13/6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开关 | ||
1.一种按钮开关,包括:
盒状支承结构(2),该盒状支承结构(2)限定内部空间(8),所述盒状 支承结构(2)具有至少一个开口(9),所述至少一个开口(9)与所述内部空 间(8)相连通并具有开口轴线(Z-Z);
按钮(21),该按钮(21)在所述开口(9)处与所述支承结构(2)相配合;
机械联接装置(22),该机械联接装置(22)用于将所述按钮(21)联接 至所述支承结构(2),使得在所述按钮(21)可相对于所述支承结构(2)沿 基本平行于所述开口轴线(Z-Z)的方向移动的同时,所述按钮(21)被允许 紧固至所述支承结构(2);
所述机械联接装置包括用于所述按钮(21)的保持引导框架(22),该 保持引导框架(22)可固定至所述支承结构(2),并插入在所述按钮(21)和 所述支承结构(2)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21)和所述保持引导框架(22)形成由彼此不可逆地联接 的两个零件构成的直接装配的运动机构,所述保持引导框架(22)和所述 按钮(21)借助包括两个连贯的顺序注射的嵌件成型技术由不能化学粘 附的两种不同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所述按钮(21)包括由键(23) 形成的上部,并包括侧部,该侧部由平行于所述开口轴线(Z-Z)从所述 键(23)突出至所述开口(9)的按钮侧壁(21a、21b、21c、21d)形成,所述 保持引导框架(22)包括框架侧壁(22a、22b、22c、22d),所述框架侧壁 (22a、22b、22c、22d)绕所述按钮(21)环状形成以包围所述按钮侧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所述框架侧壁(22a、22b、 22c、22d)包括突起和凹部,并且相对于对应的按钮侧壁(21a、21b、21c、 21d)基本相反地成形。
4.如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所述按钮(21) 滑动地嵌入所述保持引导框架(22)内,所述按钮(21)可移动通过限定在 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程,在该第一位置中,所述按钮(21)处于 相对于所述支承结构(2)的远端位置,并且在该第二位置中,所述按钮 (21)处于相对于所述支承结构(2)的近端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所述远端位置借助行程 结束齿部(25)来识别,该行程结束齿部(25)从按钮侧壁(21a、21b、21c、 21d)突出至所述框架(22),以至少部分地通过设置在框架侧壁(22a、22b、 22c、22d)的厚度中的相应的凹处或开口(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所述框架(22)可键入在所 述开口(9)中,以搭扣地固定至所述支承结构(2)。
7.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还包括:
金属切换跳接器(16),该金属切换跳接器(16)布置在所述空间(8) 内并绕第一旋转轴线(a1)枢转,以通过在两个预设位置之间的摆动而建 立电连接;
控制构件(27),该控制构件(27)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的第二 旋转轴线(a2)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保持引导框架(22),并且包括相对于 包含第二旋转轴线(a2)的平面对称布置的两个表面(32);
压力传递装置(33),该压力传递装置(33)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 线(a1)的第三旋转轴线(a3)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按钮(21),并且通过弹性 装置(36a,36b)保持在预设位置中,并且具有两个末端(34a,34b),所 述两个末端(34a,34b)适合于与所述控制构件(27)的所述两个表面(32) 交替地接合,以将后者带到与所述金属切换跳接器(16)的两个预设位置 中的任一个预设位置相对应的两个角度位置中的任一个角度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提奇诺有限公司,未经卜提奇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