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1117和EG307多核苷酸及其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8730.8 | 申请日: | 2006-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W·梅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进化基因组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5/00 | 分类号: | C12N15/00;C12N15/11;C12N15/29;C12N15/65;C12N15/82;C12N5/04;C12N5/10;C07H21/04;A01H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国群 |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eg1117 eg307 多核苷酸 及其 用途 | ||
1.用于鉴定与植物中的产量相关的多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其包括 步骤:
a)比较植物多核苷酸序列的至少一部分与选自EG1117多核苷酸 序列和EG 307多核苷酸序列的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和
b)鉴定植物中与选自EG1117多核苷酸序列和EG307多核苷酸序 列的多核苷酸相比较包含至少一个核苷酸变化的至少一种多核苷酸序 列,其中所述鉴定的多核苷酸序列与植物中的产量相关联。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序列选自:
a)SEQ ID NO:71;SEQ ID NO:72;SEQ ID NO:74;SEQ ID NO:75; SEQ ID NO:41;SEQ ID NO:42;SEQ ID NO:44;SEQ ID NO:45;SEQ ID NO:47;SEQ ID NO:48;SEQ ID NO:50;SEQ ID NO:51;SEQ ID NO:53; SEQ ID NO:54;SEQ ID NO:56;SEQ ID NO:57;SEQ ID NO:59;SEQ ID NO:60;SEQ ID NO:62;SEQ ID NO:63;SEQ ID NO:65;SEQ ID NO:66; SEQ ID NO:68;SEQ ID NO:69;SEQ ID NO:117;SEQ ID NO:119;SEQ ID NO:115;SEQ ID NO:78;SEQ ID NO:79;SEQ ID NO:80;SEQ ID NO:81; SEQ ID NO:82;SEQ ID NO:83;SEQ ID NO:84;SEQ ID NO:85;SEQ ID NO:94;SEQ ID NO:95;SEQ ID NO:97;SEQ ID NO:98;SEQ ID NO:100; SEQ ID NO:101;SEQ ID NO:103;SEQ ID NO:105;SEQ ID NO:107; SEQ ID NO:109;SEQ ID NO:111;SEQ ID NO:113;SEQ ID NO:86; SEQ ID NO:87;SEQ ID NO:88;SEQ ID NO:89;SEQ ID NO:90;SEQ ID NO:91;SEQ ID NO:92;SEQ ID NO:93;和
b)与a)中的多核苷酸具有至少约70%序列同一性的多核苷酸。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多核苷酸序列是基因组DNA。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多核苷酸序列是cDNA。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EG307或EG1117多核苷酸序列 与植物中增加的产量相关联。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增加的产量是相对于来自相同属的第 二种植物来说增加的产量,所述第二种植物含有相对于来自所述植物 的所述EG307或EG1117多核苷酸序列而言具有至少一个核苷酸变化的 第二种EG307或EG1117多核苷酸序列。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选自玉蜀黍、水稻、小麦、 大麦、甘蔗、两色高粱和珍珠粟。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选自驯化植物的野生祖先植 物,所述驯化植物选自玉蜀黍、水稻、小麦、大麦、甘蔗、两色高粱 和珍珠粟。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是野生稻或假蜀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进化基因组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进化基因组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7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