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扩张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7710.9 | 申请日: | 2006-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M·舒斯特;M·格雷;G·格林贝格;S·科斯塔;R·沃森;D·P·布里斯科;B·W·沃特森;K·K·沃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万奇环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10 | 分类号: | E21B43/10;C22C38/46;C22C38/42;B21C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扩张 系统 | ||
1.一种在预先存在的结构中形成管衬的方法,包括:
在预先存在的结构中布置一个管状组件;以及
在该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使该管状组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
其中,在该管状组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管状组件的预定部分具有低于管状组件另外的部分的屈服点。
2.一种包括钢合金的可扩张管状部件,按重量百分比该钢合金包括下列各项:
0.065%至0.18%的C,
0.006%至1.44%的Mn,
0.006%至0.02%的P,
0.001%至0.004%的S,
0.24%至0.45%的Si,
至多0.16%的Cu,
0.01%至9.1%的Ni,和
0.02%至18.7%的Cr。
3.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在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屈服点为至多大约46.9ksi至61.7ksi;并且其中,在 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后,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屈服点为至少大约65.9ksi至74.4ksi。
4.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后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屈服点比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屈服点至少大大约5.8%至40%。
5.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在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各向异性的范围处于从大约1.04到至少大约1.92之间。
6.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在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可扩张性系数大于0.12。
7.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可扩张性系数大于该可扩张管状部件的另外的部分的可扩张性系数。
8.一种可扩张管状部件,其中,该可扩张管状部件在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比在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后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和更低的屈服点。
9.一种使管状组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的方法,该管状组件包括与第二管状部件相连的第一管状部件,该方法包括:
在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使该管状组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以及
使第一管状部件的每单位长度径向扩张比使第二管状部件的每单位长度径向扩张使用更少的功率。
10.一种制造管状部件的方法,包括:
处理管状部件直到该管状部件具有一种或多种中间特征;
将该管状部件置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以及
在该预先存在的结构中处理该管状部件,直到该管状部件具有一种或多种最终特征。
11.一种设备,包括:
可扩张管状组件;以及
与该可扩张管状组件相连的扩张装置;
其中该可扩张管状组件的预定部分具有低于该可扩张管状组件另外的部分的屈服点。
12.一种确定所选的管状部件的可扩张性的方法,包括:
为所选的管状部件确定各向异性值;
为所选的管状部件确定应变硬化值;以及
使应变硬化值与各向异性值相乘以为所选的管状部件产生可扩张性值。
13.一种使管状部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的方法,包括:
选择管状部件;
为所选的管状部件确定各向异性值;
为所选的管状部件确定应变硬化值;
使应变硬化值与各向异性值相乘以为所选的管状部件产生可扩张性值;以及
如果该各向异性值大于0.12,则使所选的管状部件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
14.一种径向可扩张管状部件设备,包括:
第一管状部件;
与第一管状部件接合并形成接头的第二管状部件;以及
在接头处与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搭接并相连的套筒;
其中,在该设备的径向扩张和塑性变形前,该设备的预定部分具有低于该设备另外的部分的屈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万奇环球技术公司,未经亿万奇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7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水激光切割用粘合片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颜色亮度的有色聚合物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