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17154.5 | 申请日: | 2006-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J·艾克曼;A·梅;U·格罗普;H·西格特;B·沃格尔;S·布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罗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67/327 | 分类号: | C07C67/327;C07C69/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骏 |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甲基 丙烯酸 烷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方法。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主要应用领域在于制备聚合物和与其它可聚合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此外,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多种基于甲基丙烯酸(MAS)的特殊酯的重要的结构单元,所述特殊酯通过与相应的醇进行酯交换而制得。
现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主要从氢氰酸和丙酮出发,经过所生成的作为中心中间体的丙酮氰醇(ACH)而制得。
使用不同于ACH的其它原料基础的其它方法在有关专利文献中有描述,并且在此期间在生产规模上得以实现。与此相关,目前使用基于C-4的原料如异丁烯或叔丁醇作为反应物,它们经过多个工艺步骤转化为所希望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
还深入研究了丙烯作为基础原料的用途,从而经过步骤加氢甲酰化(生成异丁酸)和脱氢氧化而以合适产率得到甲基丙烯酸。
已知,在工业工艺中由乙烯和C-1结构单元如一氧化碳出发得到的丙醛或丙酸用作基础原料。在这些工艺中,在与甲醛的醛醇缩合反应中,在原位生成的β-羟基-羰基化合物脱水情况下,反应生成相应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在文献如Weissermel,Arpe″Industrielleorganische Chemie″,VCH,Weinheim 1994,第4版,第305页起或Kirk 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第3版,第15卷,第357页中可找到对制备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的常用方法的概要。
一般已知,基于ACH的工业方法,在反应的第一步骤,所谓的酰胺化中,用高浓度的硫酸(约为100重量%H2SO4)在80℃到约11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
这种方法的代表例如是US专利4,529,816,其中,ACH酰胺化在100℃的温度下,以ACH∶H2SO4的摩尔比为约1∶1.5到1∶1.8进行。用于该工艺的相关方法的工艺步骤是:a)酰胺化;b)转化;和c)酯化。
在酰胺化中,作为反应的主产物,得到SIBA=硫酰基-α-羟基异丁酰胺-硫酸氢盐和MASA×H2SO4=甲基丙烯酰胺-硫酸氢盐,作为在过剩的硫酸中的溶液。此外,在典型的酰胺化溶液中还得到HIBA×H2SO4=α-羟基异丁酰胺-硫酸氢盐,其相对于ACH产率<5%。在大致完全的ACH转化中,该向右选择性酰胺化过程以产率(=所述中间体的总和)为约96-97%进行。
但是在该步骤中,作为副产物,因而形成并非微不足道量的一氧化碳、丙酮、丙酮的磺化产物和丙酮与多种中间体的环缩合产物。
根据所使用的硫酸中水含量的不同,还调节酰胺化混合物中除了SIBA外HIBA的份额。例如如果使用97重量%的硫酸(相对于ACH,1.5当量H2SO4),则生成25重量%HIBA,其不再是选择性的,在转化中可以完全反应为MASA。在温度为90℃-110℃下酰胺化中较高的水份额还造成较高的HIBA份额,其通过常规的转化仅能相对非选择性地转化为目标中间体MASA×H2SO4。
转化的目标是SIBA和HIBA尽可能完全反应成MASA,这在硫酸的β-消除法(过剩的硫酸作为溶剂)下进行。
在工艺步骤转化中,HIBA、SIBA和MASA的硫酸(无水)溶液(分别作为硫酸氢盐存在)在140℃-160℃的高温下和约10分钟或更少的短停留时间下进行反应。
该工艺方式的转化混合物的特征在于,硫酸高度过剩并且存在着在溶液中的浓度为约30-35重量%(分别根据所使用的硫酸过剩情况的不同)的主产物MASA×H2SO4。
对于大致完全的SIBA×H2SO4转化率而言,转化步骤以MASA×H2SO4产率为约94-95%进行。包括在酰胺化中由于上述副反应的损失,对于随后酯化成作为产物所希望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这样仅提供90-92%MASA(相对于ACH)。
作为该工艺步骤中的副产物,剧烈的反应条件决定了中间体相互形成很大量的缩合和加成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罗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赢创罗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效应晶体管
- 下一篇:在哺乳动物宿主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重组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