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析被检体中目标物质的检查芯片和微型综合分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6977.6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山东康博;中岛彰久;东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5/08 | 分类号: | G01N35/08;G01N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析 被检体中 目标 物质 检查 芯片 微型 综合分析 系统 | ||
1.一种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第一芯片,其具有收容试剂的微细流路、
设置在所述微细流路上游侧的上游侧开口、
设置在所述微细流路下游侧的下游侧开口、
至少贴合在单面上且在使用前分别把所述上游侧开口和下游侧开口封住的一片或两片以上厚度薄的密封部件;
第二芯片,其具有使试剂与被检体汇合并反应,并检测该反应的微细流路、
设置在所述微细流路上游侧的开口,
在使用时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使第一芯片的所述下游侧开口与第二芯片的所述开口对准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把第一芯片下游侧开口封住的所述密封部件能被剥离,在使用时通过把密封部件剥离,然后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第二芯片的微细流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二芯片在所述开口设置有细管状的针部,使用时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由该针部把位于第一芯片下游侧开口的密封部件贯通,这样来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第二芯片的微细流路连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芯片的上游侧开口与设置有微型泵的芯片状微型泵单元的开口对准位置,所述芯片状微型泵单元的开口与该微型泵的下游侧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封住第一芯片上游侧开口的密封部件能被剥离,在使用时把密封部件剥离,然后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的检查芯片相对于所述微型泵单元、使第一芯片的上游侧开口与所述微型泵单元的开口对准位置地重叠,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微型泵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的检查芯片、与在所述微型泵单元的开口处设置有细管状针部的所述微型泵单元重叠,而由该针部把位于第一芯片上游侧开口的密封部件贯通,这样来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微型泵连通。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芯片的微细流路上设置开口A,该开口A在使用时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与第一芯片的上游侧开口对准位置,而且在该开口A的上游侧设置泵侧开口B,该泵侧开口B与设置有微型泵的芯片状微型泵单元的开口对准位置,所述芯片状微型泵单元的开口与该微型泵的下游侧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封住第一芯片的上游侧开口的密封部件能被剥离,在使用时把该密封部件剥离,然后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第二芯片中与泵侧开口连通的微细流路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芯片的所述开口A设置有细管状的针部,使用时通过把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重叠、而由该针部把位于第一芯片上游侧开口的密封部件贯通,这样来使第一芯片的微细流路与第二芯片中与泵侧开口B连通的微细流路连通。
10.一种微型综合分析系统,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记载的检查芯片和系统本体构成,
该系统本体在容纳体内部具备:
芯片状的微型泵单元,其包括多个微型泵和与微型泵连通并与检查芯片的上游侧开口对准位置的开口;
驱动液罐,其收容把试剂从上游侧挤出并向检查芯片微细流路的下游方向进行送液的驱动液,且与微型泵的上游侧连通;
检测处理装置,其检测检查芯片中的反应;
控制装置,其控制微型泵单元和检测处理装置,
在把检查芯片安装在系统本体中的状态下进行被检体中目标物质的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9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