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PSTN传送IP地址用于点对点文本、话音、视频或数据通信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6687.1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屠建明;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M7/12;H04M7/00;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200041中国上海成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pstn 传送 ip 地址 用于 点对点 文本 话音 视频 数据通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因特网的电话技术及电话会议技术,且更具体而言,涉及通过因特网而不登录例如H.323或SIP服务器等中央目录的点对点文本、话音、视频或数据通信。
背景技术
图1图解说明传统的英特网协议(IP)通信系统100,其使用集中式目录102以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108(例如,因特网)在IP装置104与106之间建立连接。集中式目录102使静态用户名及身份与可能会变化的IP地址相关联。当用户使用动态IP地址重新定位或重新连接至网络时,可能会发生IP地址的变化。集中式目录102对每用户名及IP地址进行记录并追踪用户是否在线。当IP装置104的第一用户希望与IP装置106的第二用户通信时,第一用户从集中式目录102请求所述第二用户的IP地址,并然后使用所述IP地址以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108与第二用户建立连接。
当用户基数发展到数百万规模时,集中式目录就变得成本高昂了。此外,与登录计算机相比,很多传统电话用户感到拨打电话号码更舒服。因此,需要一种没有集中式目录且为传统电话用户更为熟悉的IP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装置使用PSTN将其公共IP地址发送至第二装置以通过因特网建立点对点通信。第一装置通过PSTN呼叫所述第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应答所述呼叫,且所述第一装置通过所连接的呼叫将其公共IP地址传输至第二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并不作出应答,且PSTN将公共IP地址作为电话振铃信号间的数个间隔内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装置。然后,所述第二装置使用所述IP地址通过因特网将连接请求发送至第一装置。一旦建立通过因特网的连接,则第一及第二装置可在其用户之间以点对点的方式互相交换携载文本、话音、视频或数据通信的数据分组。
在第一及第二装置二者都在专用网络(因此,其不具有公共IP地址)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将跟踪路由器命令发送至随机有效IP地址。作为响应,路由器按照此跟踪路径发回所述IP地址。所述第一装置会将网管公共IP地址或最近的路由器IP公共地址确定为其最靠近的节点。使用所述最靠近节点的公共IP地址,第一装置可 将数据分组发送至可知道的对数据分组作出回复的邻近装置。将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至闭节点网段附近的邻近装置,从而请求其确认及其公共IP地址。所述第一装置通过PSTN呼叫所述第二装置并提供其邻近装置的公共IP地址。然而,第二装置通过因特网将连接请求发送至邻近装置。一旦在第二装置与邻近装置之间建立了通过因特网的连接,则第一及第二装置可通过邻近装置在其用户之间互相交换携载文本、话音或视频通信的数据分组。所述邻近装置充当登录服务器。
附图说明
图1图解说明用于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的传统系统。
图2A图解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以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建立通信的系统。
图2B图解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图2A系统中的专用网络。
图3图解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图2系统中所使用的IP装置。
图4至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使用PSTN以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来建立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不同图式中使用相同参考编号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图解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没有集中式目录的IP通信系统200。IP通信系统200包括连接至公共计算机网络108(例如,因特网)的IP装置204及206。可分别通过专用计算机网络207及209(例如,内部网)将IP装置204及206连接至公共计算机网络108。IP装置204及206还连接至PSTN 210。IP装置204及206使用PSTN 210来通信IP地址以通过公共计算机网络108来建立连接。
图2B图解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2A中的专用计算机网络207。专用计算机网络207包括交换机220,所述交换机使装置204、222、224、226、228及23互连,因此其可彼此通信。装置222及224连接至公共计算机网络108,且可充当其他装置通至公共计算机网络108的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虹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