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体复合玻璃、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和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995.2 | 申请日: | 200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岩尾克;马屋原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8/24 | 分类号: | C03C8/24;C03C3/064;C03C3/066;C03C3/089;C03C3/091;C03C3/093;C03C3/1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复合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体复合玻璃、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green sheet)和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一直期待着白色LED作为代替白炽灯和荧光灯的下世纪的光源在照明用途方面的应用。
在使用荧光体进行波长变换的LED元件中,在密封LED芯片的发光面的有机系粘结树脂构成的铸模树脂等中混合荧光体粉末进行铸模,吸收一部分或全部LED芯片的发光,进行所期望的波长的转换。
然而,构成上述LED元件的铸模树脂存在会因为蓝色~紫外线区域的高输出的短波长的光劣化,引起变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使荧光体分散在SnO2-P2O5系玻璃、TeO系玻璃等的非铅系低熔点玻璃中,覆盖LED芯片的方法。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加压成型、烧制玻璃粉末和无机荧光体粉末,使荧光体粉末分散在玻璃之中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应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933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8308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公开的SnO2-P2O5系玻璃或TeO系玻璃等的非铅系低熔点玻璃,存在着耐候性差,并且与荧光体发生强烈反应而劣化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的记载中公开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由于是加压形成玻璃粉末和无机荧光体粉末后烧制的玻璃,所以存在着不能制得厚度薄的制品,并且不能期望提高其发光效率的问题。此外,在加压成形方面,也存在着不能以低成本制造大型且具有均匀厚度的制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学上稳定、大型的厚度薄、具有均匀厚度、而且能量转换效率高的荧光体复合玻璃、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和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的特征在于:通过烧制含有玻璃粉末、无机荧光体粉末的混合物而得到,当照射在波长350~500nm的区域具有发光峰的光时,对波长380~780nm的可见光区域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0%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的特征在于:将至少含有玻璃粉末、无机荧光体粉末、有机类溶剂粘结剂树脂的混合物混炼后成形为片状而得到。
再者,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在所述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的烧制温度下不与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反应的约束部件,在上述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的两面或一面叠层后,进行烧制处理,然后除去约束部件。
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具有均匀厚度、而且厚度薄、尺寸大的荧光体复合玻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减小相对于平面方向的收缩和变形。因此,可以制得厚度小、尺寸大的荧光体复合玻璃。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方法能够制造的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由于其化学上稳定,而且厚度薄、具有均匀的厚度,所以具有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将约束部件叠层在多枚叠层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的两面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交替叠层荧光复合玻璃生片和约束部件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 荧光体复合玻璃生片
2 约束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荧光体复合玻璃,由玻璃粉末和无机荧光体的烧结体构成,具有无机荧光体分散在玻璃中的结构。因此,化学上稳定,即使长期暴露于高输出的光下也可以抑制变色。并且,可以制得厚度小且均匀、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的荧光体复合玻璃。
此外,由于能量转换效率一旦小于10%,消耗电力就会增加,所以不优选。优选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1%以上,最优选的为12%以上。此外,本发明提及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指:当规定了光源的能量为a(W:瓦特),与透过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光源相同的波长的光的能量为b(W),荧光体复合玻璃中根据光源的波长已变换的光的能量为c(W)时,为c/(a-b)×100(%)表示的值。
此外,为了得到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的荧光体复合玻璃,可使荧光体复合玻璃的孔隙率在10%以下。此外,孔隙率若大于10%,光散射变强,透过的光量变少,能量转换效率极易降低。并且,也存在着荧光体复合玻璃的机械强度显著降低的倾向。更优选的孔隙率的范围为8%以下。所谓孔隙率是指,基于根据阿基米德法测定的实测密度和理论密度,通过(1-实测密度/理论密度)×100(%)求得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